返回
顶部
首页 > 政策要闻 > 正文
第三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揭晓,11位化工专家获奖

12月5日上午,第三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颁奖典礼暨学术报告会在中国工程院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傅尧等11位在生物质能源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分别被授予“杰出贡献奖”和“青年进步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赵宪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总经理戴厚良及相关院士、专家等出席了会议。


戴厚良、赵宪庚为第三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颁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先生是我国德高望重的著名科学家,也是中国石油石化科技界的泰斗、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为培养年轻一代科学与创新精神,促进我国生物质能源、生物基化工与材料等能源化工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闵恩泽从2010年起便酝酿成立奖励基金。2013年4月,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石化联合设立了“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奖励基金。该项基金初始资金总额1200万元,其中闵恩泽个人捐赠400万元人民币、中国石化捐资800万元人民币,本金运作和保值增值部分用于奖励全国范围内在能源化工领域从事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


  “闵恩泽能源化工奖”设“杰出贡献奖”和“青年进步奖”两类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在前两届工作的基础上,第三届重点对在生物质车用运输燃料、生物质航空燃料、生物基有机化工、导向性基础研究与开拓性探索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者进行表彰。决定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傅尧、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韩业君、中国石化科技部李毅、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蔺建民等4人“杰出贡献奖”,授予江南大学陈修来、北京化工大学方云明、清华大学戈钧、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郭勇、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李澜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罗建泉、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张海波等7人“青年进步奖”。


  据悉,11位获奖人在生物质燃料和生物基有机化工科技前沿领域取得优异成果,主要包括:生物质糖类衍生物催化转化制备液体燃料与化学品、基于极端微生物的生物质转化、中国石化生物航煤研发与应用实践、生物柴油的应用研究与标准化、代谢工程改造微生物生产有机酸、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液体燃料及化学品、高效固定化酶制备和催化应用、糖醇催化转化制燃料和化学品、油脂下游精细化学品开发及研究进展、能源化工中的生物反应-膜分离集成关键技术、高能量密度燃料的生物合成。


  “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奖励基金设立理事会和评审委员会。理事会设在中国石化,负责重大事项决策并最终审批评奖结果。评审委员会设在中国工程院,分设提名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由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高等院校等单位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造诣的院士及专家学者组成。


  颁奖活动由奖励基金理事、理事会秘书长、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基铭院士主持。颁奖活动后,第三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获奖者围绕生物质燃料和生物基化工与材料领域科技前沿成果进行了学术交流。


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及其主要贡献


傅尧,男,1977年7月出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有机化学专业。

  傅尧博士主要从事生物质化学转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生物质催化转化制取高附加值化学品、液体燃料和材料单体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开发了易于分离的磁性固体酸催化剂,提出了甲酸原位还原的新思路,发明了生物质连续水解制备γ-戊内酯的合成新方法;发展了一系列呋喃类生物质基化学品的绿色合成反应,完成了新型聚酯材料单体2,5-呋喃二甲酸的中试示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中国授权发明专利25件,美国授权发明专利1件,欧洲授权发明专利1件。


韩业君,男,1978年2月出生,博士,现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研究员,生物质能源专业。

  韩业君博士主要从事生物质能源、极端酶、生物合成等方面应用基础研究。在生物质能源领域,发现了植物内源性糖苷水解酶协同因子,并揭示了其在生物质酶解转化生产中的作用过程和机制;在极端酶领域,系统研究了高温厌氧微生物降解代谢天然生物质的酶学过程,揭示了高温糖苷水解酶及其结构域在生物质酶解中的作用过程;阐明了高温跨膜转运蛋白在极端微生物代谢生物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生物合成领域,揭示了极端自养微生物固定转化二氧化碳合成电能源的体外复合酶促动力学过程,为生物电能源的生产奠定了基础。在应用方面,开发了生物质高温复合酶解体系,为提高生物质的工业转化效率奠定基础;主持完成“甘蔗渣生物炼制系统技术与工艺集成”项目和示范生产,为提升我国甘蔗行业的竞争力奠定基础。发表SCI论文30篇;申请美国发明专利3件(已授权2件),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5件。

李毅,男,1976年5月出生,硕士,现在中国石化科技部工作,高级工程师,生物燃料专业。

  李毅同志作为主要牵头人完成了生物航煤从工艺、生产到适航、商用的产品全流程研发与应用工作。李毅同志设计了氢解脱氧-异构裂化工艺,牵头开发了中国石化生物航煤成套技术;建成亚洲首套生物航煤生产装置,成功完成了废弃油脂生产生物航煤工业放大;在适航审定和应用方面,组织和参与中国民航局生物航煤适航审定,制定产品标准和适航规范,为民航业应对航空碳税提供技术方案;协调组织客机制造商、航空发动机商、航空公司等产业链各方建立生物航煤商业合作平台,成功实施上海—北京生物航煤商用载客航班。组织并参与中国石化生物质炼厂的核心技术框架构建和关键技术研发,为中国石化生物质炼厂建设做好技术准备。发表论文多篇,申请专利6件。

蔺建民,男,1970年9月出生,硕士,现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生物柴油标准化和添加剂研究。

  蔺建民教授作为课题组长承担了中国生物柴油标准化研究与起草任务,作为第一执笔人起草了我国首个生物柴油产品国家标准(BD100)和首个生物柴油调和燃料国家标准“生物柴油调和燃料(B5)”。在此基础上,又负责起草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柴油中生物柴油含量测定法等多项与生物柴油相关的分析方法标准并实施,完善了我国生物柴油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开展了生物柴油抗氧剂、生物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以及以生物柴油为原料制备柴油添加剂或其他化工品的研究。生物柴油抗氧剂、生物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实现了工业生产和应用。发表论文12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7件,涉外专利5件;制定生物能源领域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2项。

二、青年进步奖获得者及其主要贡献


陈修来,男,1985年4月出生,博士,现在江南大学工作,副教授,生物化工专业。

  陈修来博士主要从事微生物利用生物质原料生产精细化学品的研究,阐明了胞内碳代谢流调控的生理机制,提出了基于代谢路径定向重构的碳流调控策略及基于区间工程和转运工程的碳流调控策略,发展了基于模块工程和结构生物学的碳代谢通量调控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短链有机酸行业目前面临的产品产量低、糖酸转化率差、副产物多、后提取困难等问题,实现了D-乳酸、苹果酸、富马酸和柠檬酸的高效生产。其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粮生化格拉特乳酸有限公司等企业。发表论文9篇,申请专利8件。

方云明,男,1982年2月出生,博士,现在北京化工大学工作,教授,生物化工专业。

  方云明博士长期从事生物质能源化工方向的科研工作,开展以生物与化学协同转化、面向工业应用为主要特色的生物炼制研究,致力于从低品位生物质资源出发制备生物液体燃料及重要化学品。通过催化剂、反应工艺及装备的协同创新,实现了生物质资源中化学键的可控断裂及生长,获得特定产品,在生物质资源特性导向催化材料创制、生物质定向转化制芳烃及航空燃料等方面取得了具有特色的学术成果,完成了生物质制芳烃、生物质炼制航空燃料和生物油与重油共裂化等过程的中试示范并推进其工业化。发表SCI论文20余篇,申请中国及PCT专利6件。

戈钧,男,1982年12月出生,博士,现在清华大学工作,特别研究员,生物化工专业。

  戈钧博士一直从事高效固定化酶制备及其在生物质能源、生物可降解材料、精细化学品等的生物催化转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其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采用无机晶体、金属有机骨架晶体材料进行酶固定化,开发了该类固定化酶的原位制备技术,系统阐述了限域效应、邻近效应、区域化效应等在固定化酶设计中的作用原理。所制备的固定化酶具有高于传统固定化酶的活性、稳定性和可复用性特点,为生物质能源、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基精细化工产品等的生物制造和合成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5件。

郭勇,男,1985年7月出生,博士,现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高级工程师,从事木质纤维素催化转化工作。

  郭勇博士作为“糖平台经催化转化制生物航煤”课题负责人,主持开发了全流程工艺,尤其在中间产物的合成和表征及加氢工艺和催化剂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对形成中国石化完整的糖平台催化转化体系及构建专利网发挥了关键作用。开发全新连续糖脱水工艺,实现了HMF高效生产;开发糖醇水相重整制氢和液体燃料的高效催化剂,阐述了催化剂酸碱性对水相重整反应的影响;联合中国石化建长催化剂分公司开展糖平台制生物航煤用催化剂的工业试验。发表文章10余篇,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余件。

李澜鹏,男,1984年4月出生,博士,现在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工作,高级工程师,生物化工专业。

  李澜鹏博士先后负责生物基长链尼龙、植物油基聚醚多元醇、生物基低硫柴油及航空煤油润滑改进剂、木质素基材料等生物基化学品及材料的生产工艺开发,开发“环氧化-羟基化-胺解”耦合生产工艺,大幅度提高了植物油基聚醚多元醇产品的羟值;通过化学改性手段,在脂肪酸分子链上引入不同的极性基团和脂肪环结构,影响了脂肪酸的分子构型,进而使脂肪酸的结晶过程发生变化,极大地降低了改性植物油脂肪酸抗磨剂产品的凝点和浊点,能够解决我国柴油品质升级过程中的润滑性问题。发表核心期刊文章3篇,申请发明专利25件。

罗建泉,男,1983年5月出生,博士,现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研究员,生物化工专业。

  罗建泉博士围绕能源化工中的生物反应-膜分离集成关键技术开展大量研究工作,利用膜分离技术处理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液和酶解液,实现溶剂(离子液体或碱)和酶的回用、单糖的脱毒和浓缩;开发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渗透汽化膜及丁醇发酵-膜分离耦合成套工艺,实现发酵液中的丁醇原位分离;研发新型生物催化膜,实现二氧化碳多酶催化合成甲醇;利用超滤-纳滤膜分离集成技术分级有机废水中的蛋白质和糖类,分别用于微藻培养(生物燃料)和厌氧发酵(生物燃气)。发表SCI论文72篇,申请中国专利13件,申请国际专利1件。

张海波,男,1982年3月出生,博士,现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工作,副研究员,生物化工专业。

  张海波博士长期从事生物质绿色转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在生物化工合成高能量密度燃料领域,以可再生糖为原料利用生物化工法合成了蒎烯、桧烯和苯乙醇等高密度燃料前体,产品经催化聚合加氢后性能优于JP-10(经JF验证);在方法创新方面,针对宿主菌的抗逆、分段发酵降低中间产物毒性、降低诱导剂的成本和提高工程菌的构建效率等方面开展工作;在生物质转化酶的发掘方面,分离并鉴定含有金属铁和锰且氧化过程不依赖介体的漆酶,极大地降低了酶氧化的成本,同时也为该酶的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1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