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政策要闻 > 正文
小心这些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毒品——写在国际禁毒日

这两天刚刚刷完前不久热映的电视剧《破冰行动》,本人真心感到此剧绝对够得上拿奖的份。既被下图三位实力演员的演技所征服,又被剧情案件的错综复杂所震撼。在网上一查,这剧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案件“原型”,改编自2013年发生在广东的“雷霆扫毒”专项系列行动中警方歼灭亚洲制毒第一大村——博社村的真实事件。博社村制毒首领蔡东家,被人称为“冰毒教父”,他黑白通吃,村民制毒贩毒只要被抓,他都有能耐把人“捞”出来。于是村里人更加猖狂,他们利用自己的技术从一般药店能买到的药物提取里面的关键成分进行制毒,甚至村里的小学生也参与进来,放学后就去帮忙剥掉买来药物的外包装,把药物粉末倒出收集起来。村里村外到处都是摄像头,只要外人进入就会格外警惕。当地警方在多次毒品整治行动中屡遭暴力抗法,足见该案件涉毒涉黑的恶劣性质。如此来说,《破冰行动》高度还原了这一案件。

图片来源:电视剧《破冰行动》


《破冰行动》要破的“冰”,就是冰毒!不要觉得这种毒品只出现在电视剧里,或者“天高皇帝远”的小村子里,离我们很远很远。实际上,各式各样的毒品“魅影”,就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举个例子,据国家禁毒门户网站——中国禁毒网[1]的报道,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仅北京三中院刑一庭就审结涉毒品犯罪刑事案件356件,判处犯罪分子449人,其中判处无期徒刑、死缓和死刑的共有43人,收缴各类毒品总重量为57643克。而且,在涉案毒品种类方面,最常见的毒品就是甲基苯丙胺类毒品(也就是“冰毒”等),有246件案件涉及该类毒品,占毒品案件总数的69.1%。[2]


今天是国际禁毒日 [3],本人总结网上获得的信息和资料,与诸位谈谈毒品以及它们的危害。


先来看看最常见的冰毒等甲基苯丙胺类毒品。


化学名称:甲基苯丙胺、去氧麻黄碱、甲基安非他明

英文名称:Methamphetamine

物理性质:甲基苯丙胺碱纯品为无色、透明。常见的固体是甲基苯丙胺盐酸盐,为无色透明结晶体,形似冰,所以又名“冰毒”。

毒性及滥用症状:少量服用表现出精神亢奋、清醒、机敏、话多、兴致勃勃、思维活跃、情绪高涨,而且长时间无疲劳感、无饥饿感。长期滥用可造成慢性中毒、体重下降、消瘦、溃疡、脓肿、指甲脆化和夜间磨牙。静脉注射方式滥用者可引起各种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内膜炎、败血症和艾滋病等。严重者出现精神错乱、性欲亢进、焦虑、烦躁、幻觉状态。思维方面从最开始的多疑、敏感发展为偏执观念或妄想,并伴有相应的情绪变化。在妄想支配下滥用者可采取冲动甚至自杀或杀人等暴力行为。过量使用冰毒可导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以冰毒为代表的甲基苯丙胺类毒品,因其制作工艺简单,易制备多种衍生物在当今毒品犯罪案件中占有很大比重。大家俗称的“摇头丸”也是这类毒品。摇头丸一般是指含有致幻型苯丙胺类兴奋剂成分的片剂和丸剂。常见的品种有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服用后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度、摇头扭腰、嗜舞、妄想、不知羞耻、性冲动及幻觉和暴力倾向,故俗称为“摇头丸”。看到摇头丸服用后的表现了嘛,有没有一种夜店蹦迪的既视感?


夜店蹦迪图什么?图的就是个开心,所以有款名叫“开心水”的“饮料”,排解烦恼。

“开心水”。图片来自中国禁毒网 [1]


“开心水”也被叫做HAPPY水,是一种无味、透明、液态的毒品,一般含有冰毒、氯胺酮、苯丙胺、MDMA等毒品成分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不同案件缴获的“开心水”中的成分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开心水”的成分多为中枢神经兴奋剂,服用后可以兴奋人的中枢神经,具有欣快、警觉和抑制人食欲等一系列作用,重复使用会使人上瘾。“开心水”中毒一般表现为多话、头痛、错乱、高烧、血压上升、盗汗、瞳孔放大、食欲丧失等。如果大剂量使用会引起人精神错乱及思想障碍,有人会出现类似于妄想性精神分裂症的情况,变得多疑并出现种种幻听。


除了“开心水”以外,“神仙水”也会出现在酒吧、KTV和夜店等娱乐场所。

“神仙水”。图片来自中国禁毒网 [1]


“神仙水”一般指γ-羟丁酸(gamma-hydroxybutyrate,GHB),γ-丁内酯(gammabutyrolactone,GBL)、1,4-丁二醇(1,4-butanediol,1,4-BD)也能产生类似效果。它们与MDMA、氯胺酮一起并称为三大“迷奸药”,与此有关的性犯罪时有发生。


GHB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目前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通常滥用的是其钠盐,为白色粉末。滥用群体经常将GHB、GBL和1,4-BD掺入酒精饮料中饮用。低剂量GHB(约0.5克至1.5克)进入人体会影响人脑部正常的传导物质的运输,能引起松弛、平静、性冲动、中等欣快感、情绪热烈,令人舒适的睡意。高剂量GHB可以引起松弛、欣快、混乱、嗜睡、恶心、呕吐、易激动、眼球震颤、外周视觉丧失、幻觉、短时健忘症。如果摄入过量,则会心搏徐缓,有可能发生痉挛性肌肉收缩、神志不清、谵妄、抽搐、昏迷、肝衰竭、呼吸抑制、呼吸暂停、低血压和吸入性肺炎;中毒者还可能因呕吐使呼吸道梗阻而窒息而死。


有的同学说了,我是乖宝宝,从不去夜店,跳舞也仅限广场舞。冰毒这种鬼东西我根本不可能碰。我的爱好是学习和做实验,我喜欢那种拿着排名第一的成绩单以及高分论文藐视一切的感觉。我要做学霸,哪有时间抽烟、喝酒、 烫头 逛夜店?


爱学习的“学霸”就安全了吗?还真有人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吸毒。


你可能觉得匪夷所思。其实所谓“毒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而与提高成绩有关的毒品,就属于精神药品。下图举了两个例子,利他林(Ritalin)、盐酸哌醋甲酯(专注达)。

利他林(Ritalin)、专注达。图片来自新浪网络 [4]


上图这两种药物在医学中被称为“药理学认知增强(pharmacological cognitive enhancement, PCE)”类药物,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涣散障碍,又称多动症(ADHD)。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冰毒有类似,属于第一类精神药物,但是在坊间它们却有另外一个名字“聪明药”。因为当人服用这类药物后,会在短时间内提高他的专注力、体力以及大脑活力,使得人的学习效率直线飙升。不过这种非医疗目的服用药物,就属于药物滥用,也就是“吸毒”。


其实,滥用“聪明药”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一部纪录片《药瘾》(Take your pills)中就曾提及欧美学生为了提高成绩而滥用这种药物。BBC纪录片《药物依赖者》(Horizon: Pill Poppers)也介绍了盐酸哌醋甲酯(专注达),这种目前用于治疗多动症的药物,最初是为了治疗成人抑郁症而发明的,如今却因其能提高专注力成为一些学生滥用的“聪明药”。片中剑桥大学学生给这些“聪明药”取了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大脑伟哥”。

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在一项全球性的调查中,研究者采用在线匿名问卷的形式搜集用药情况,2015年共计79640名受访者,2017年共计29758名受访者。调查显示,14%的受访者在2017年滥用过PCE类药物,而2015年这一数字仅为5%。美国受访者中PCE药物滥用率最高:2017年,有30%的受访者使用过这类药物,2015年时为20%。增幅最大的是欧洲:法国受访者的滥用率从2015年的3%上升到2017年的16%。英国则是从5%上升到23%。[5] 实际上,这种所谓“聪明药”潜在危害很大,美国禁毒署将这类处方兴奋剂列为“二类受管制物质”,因为它们对身体的伤害高于摇头丸,级别接近可卡因。

各国2015年到2017年PCE药物使用率的变化。图片来源:Nature [6]


在我国更有不少青少年为了高考、考研、考公务员提高成绩而滥用这些“聪明药”,更有甚者则是家长为了帮孩子提高成绩而让孩子服用。他们都只看到了这种药物能提高专注力,提高学习效率的一面,却从没考虑过这种药物的副作用。直到用药越来越频繁,直到停药后反应越来越大,直到怀疑药物依赖,直到想去医院就医……他们才发现想治这停药副作用得去戒毒中心。[7]


就像一句经典台词所说,“做人最重要就是开心”。可如果这份开心依赖于药物滥用,那这些短暂的迷幻必然会迅速破灭,最后要面对的还是漫长的空虚与失落。面对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人们常感命运不公、付出无果、世事无常,但这些都不能成为走入毒途的理由。无论是夜店之神还是学海之霸,请牢记:人生难得,既已今世为人,切莫染毒成鬼。


资料来源:

1. 中国禁毒网 

http://www.nncc626.com

2. 北京三中院公布近年审理毒品犯罪案件相关情况 涉毒品犯罪网络化趋势明显

http://www.nncc626.com/2019-06/24/c_1210167756.htm

3.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https://www.un.org/en/events/drugabuseday/

4. “隐形毒品”盯上00后:吃完妈妈买的“聪明药”,我被送进了戒毒所!

http://baby.sina.com.cn/wemedia/edu/2019-03-06/doc-ihrfqzkc1429731.shtml

5. Maier, L. J., Ferris, J. A. & Winstock, A. R., Int. J. Drug Policy201858, 104-11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55395918301567

6. Use of ‘smart drugs’on the ris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5599-8

7. “聪明药”造就“尖子生”背后:副作用大滥用成瘾,监管是难题

http://finance.ifeng.com/c/7nGVOF0Ih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