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专访 > 专题专访

国药集团全线“战疫”拼出“生死时速”——专访国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敬桢

发布时间: 2020-02-24 16:00:00   试剂信息网

192万套防护服、近35万个护目镜、7300多万只口罩、3803万副手套、10145万盒各类医药用品……短短20余天,国药集团完成了大数量级的物资调拨。早在1月27日,他们仅用4天时间就将第一批应急医疗物资全部送达武汉抗击新冠肺炎一线。


这只是国药集团全线“战疫”的开始。国家卫健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提到的近50种药品,国药集团能够自主生产40个品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1月30日对“康复者血浆特免治疗”紧急立项,目前临床应用的第一批危重患者中有人已康复出院。


作为中央医药储备单位之一,国药集团全系统1400多家企事业单位、15万国药人全员动员、全线出击、全域作战、全力以赴,积极投身于此次防控阻击战之中,上演了一场疫情下的“生死时速”。


全产业链联动战“疫”

1月25日,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接到联防联控机制转来武汉物资需求清单后,已经安排中央医药储备向武汉紧急调用应急救援物资。这项工作正是由国药集团承接的。


“接到调令是在1月23号晚上11点多,我们连夜动员,调配物资。”国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敬桢说。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国药集团一方面全力组织物资的备货、出货,另一方面向工信部反映并寻求开辟铁路、公路运输绿色通道,保障应急物资快速抵达,于27日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调拨任务。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国药集团完成这么大批量的物资调拨,离不开超前谋划部署。“实际上,这项工作我们在1月中旬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刘敬桢介绍说,在1月15日-17日的工作总结会上,集团就对包括中央医药储备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盘点和部署。“调令下来后,我们就按照原先既定的工作目标和计划执行,全力往武汉运送物资。”


物资可以提前准备,影响运输的诸多因素却不为人所控制。特别是在当时,武汉已经封城,多个省份的交通也不通畅。用刘敬桢的话说,这次运输就是国药集团各省市承储单位之间的一场“接力赛”。“车从北京出去了,但是进不去河北,就得由河北的公司接力,河北的公司再交给河南的公司……”


在这场分秒必争的接力赛背后,是国药集团旗下7000多家药店、500多个物流中心所构建的强大医药流通体系,更是多年来所累积的全产业链优势。


“无论在哪条产业链上,我们都要当先锋队、主力军。”刘敬桢说,面对疫情,国药集团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全产业链优势,以战时状态做好医用物资应急调拨、诊断试剂和药品疫苗研发生产、医疗救治和防疫保障等各项工作。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而是长时间在医药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以及医疗机构的救治等方面的大力投入。”刘敬桢反复强调,作为一个拥有全产业链的企业,国药集团在各方面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我们打的是一场突击战,但正因为平时准备充分、训练有素,关键时刻才能有序高效、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15万国药人上下一心

“生死时速”的底气,源自15万国药人的强劲支持。无论医用物资的应急供应保障,还是诊断试剂和药品疫苗的研发生产;无论是一线的医疗救治,还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保障服务,随处可见国药人忙碌的身影。


“春节期间基本没有休息,全系统15万员工几乎都处于应急状态。”刘敬桢谈到。以医护人员为例,集团拥有60余家医疗机构和1.5万名医护人员,在此期间全部投入到了医疗救治和防疫保障工作当中。尤其是湖北地区的6家医疗机构及4200余名医护人员,始终奋战在第一线。


截至2月13日,国药集团所属医疗机构累计收治确诊病例183例,发现疑似病例共433例,治愈患者43例。湖北国药东风总医院先后收治2名9个月大的婴儿,在经历了15天的治疗后,分别于2月11日、15日康复出院。


与此同时,另一支庞大的队伍也在默默付出。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公司及北京、长春、成都、兰州、上海、武汉6个生物制品研究所,这13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和4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都是国药集团下属单位,总计1万多名科研人员。自抗击新冠肺炎工作开始后,他们在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多个方面全线出击。


国家卫健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提到的近50种药品,国药集团能够自主生产40个品种,同时可以提供全部品种的供应保障。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上海捷诺公司成功率先研制出核酸分子检测试剂盒,并迅速提供国家疾控中心、湖北省疾控中心和各省市疾控中心用于一线检测。目前已累计生产100万人份,在病患筛查、病毒检测分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中生”)在深入研究、严格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新冠康复者的血浆治疗危重病人”的建议。在获得国家科技部紧急立项、国家和湖北省卫健委的大力支持后,国药中生公司按照相关标准,制备出了新冠康复者血浆,并用于11名危重病人的治疗。截止2月17日,已有1位患者出院,1位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余下的几位都处于康复期间。


从治疗手段的创新,到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再到疫苗、药品等其他各项科技的攻关……是数万国药人付出心血和努力的结果。“措施得当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全系统的干部职工上下同心。”就如刘敬桢所言,国药集团真正做到了把15万员工全部凝聚到一起。


做战“疫”场上的铁军

有一句话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药集团平时在药物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雄厚的研发实力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里中国唯一的一家医药企业,我们当仁不让的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国家队、主力军的作用。”刘敬桢坦言,在这个过程,集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急党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急人民之所盼,这就是央企的使命。”


这一点,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保障服务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国药工程公司参与火神山医院设计,积极提供咨询服务、提出技术建议;国药洁诺医疗服务公司负责医院复用器械消毒灭菌,处理感染的医用物品;国药控股湖北公司被指定为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医疗物资和药品主配送单位,承担了火神山医院药品和医疗器械配送任务……


“像消毒灭菌,处理污染物这些工作,实际上非常危险。”刘敬桢说,这些服务保障工作,远不如“两山医院”的直播建设来得震撼人心,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国药集团做的,恰恰就是这种默默无闻的工作。”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刘敬桢多次提到“责任”和“使命”,强调要“不计代价”“不计成本”。目前为止,他们已累计投入疫情防控专项资金近40亿元。国药集团的战“疫”之路,展现出央企应担的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为控制疫情蔓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场仍在继续的“战疫”,也让全程参与的国药集团在大战中得到淬炼、在大考中获得成长。投身这场“战疫”,国药人充分体会到我国制度的优越性。“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有力领导,有国资委的大力支持指导,也有全系统15万干部职工的勠力同心、勤奋工作。”刘敬桢说道,面对“战疫”的下一阶段,国药人将“听党指挥、统一行动、步调一致,义无反顾奔向战场。”


(文章来源:人民网)

r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