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世界环境日】|《化学试剂》在行动
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促进全社会共建美丽中国,进一步体现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用。 《化学试剂》期刊作为试剂行业专业性学术期刊,在推动环境保护及提升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方面开展各项活动。

    

一 发表环境研究文章 推动生态环境治理


[1]固相萃取法与GC-FPD联用分析海水中13有机磷

[环境启示]:建立了固相萃取与GC-FPD联用的方法,并成功用于海水样品中敌敌畏等13种有机磷的分析。  

文章信息:彭诗琪,赵嘉辉,黄晓玲,等. 固相萃取法与GC-FPD联用分析海水中13种有机磷[J].化学试剂,2022,44(2):273-278.

 

[2]甲醛吸附与催化氧化技术基础原理及研究进展

[环境启示]:概述了不同甲醛背景浓度下物理化学吸附、贵金属-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新型TiO2复合型光催化氧化等理论除醛技术进展及应用,简略阐述了理论除醛技术相关原理,基于各类除醛技术进展及原理提出在未来应用于新居室内环境治醛中的改进措施。

[文章信息]:魏家锋,沈王庆.甲醛吸附与催化氧化技术基础原理及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22,44(1):102-109.

 

[3]不同氧化剂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γ-HCH降解效果的影响

[环境启示]:通过加速溶剂萃取法联合气相色谱法,研究了Fenton试剂、热活化的Na2S2O8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γ-HCH的降解效果。

文章信息:项文霞, 李义连, 李钊, 等. 不同氧化剂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γ-HCH降解效果的影响[J].化学试剂,2022,44(4):577-583.


[4] 基于NO2的分离与富集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NO2-

[环境启示]:在柠檬酸-乙醇介质中,NO2-被迅速转化成NO2,利用吹气分离法将其转移至净化空气中;净化空气中的NO2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及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发生显色反应进而被富集,用于井水、溪水中NO2-的测定,RSD2.9%,回收率在96.6%102.2%之间,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测定水中痕量NO2-

文章信息:王春雨,李晓惠,田亚赛,等. 基于NO2的分离与富集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NO2-[J].化学试剂,2022,44(4):564-568.

 

[5] 酸碱净化-改进的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11种酚类化合物

[环境启示]:实现了土壤用溶剂快速提取,提取液经酸碱净化后,改进的五氟苄基溴衍生,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11种酚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文章信息:侯博,范艳,韩永辉,等. 酸碱净化-改进的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11种酚类化合物[J].化学试剂,2022,44(1):110-115.

 

[6] 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的植物源性药食同源特色农产品中10种农药残留的测定和快速筛查

[环境启示]:建立了人参、五味子、刺五加、人参花、灵芝和灵芝孢子粉基质中10种农药残留的高分辨液相质谱检测及筛查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前处理简单快捷,能够快速筛查出样品中的10种农药并对目标物进行准确的定性分析,为药食同源特色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

文章信息:谢昊臻,胡婷婷,王佳慧,等.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的植物源性药食同源特色农产品中10种农药残留的测定和快速筛查[J].化学试剂,2022,44(2):266-272.


[7] 改性花生壳吸附亚甲基蓝动力学与机理研究

[环境启示]:吸附法是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农业废弃物花生壳为原料,通过稀酸改性制备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良好的生物质基吸附材料这种价廉、高效的生物质基吸附材料为低成本、环境友好地利用废弃生物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章信息:吕东灿,王志敏姜广策,等. 改性花生壳吸附亚甲基蓝动力学与机理研究[J].化学试剂,2022,44(2):259-265.


开展专题征稿 共建绿色美丽世界


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为更好的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中化学品研发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加大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力度,针对我国主要环境问题与化学品科技的需求,《化学试剂》期刊开展“化学品与环境”专栏征稿。

通过专题征稿,集中报道与环境相关的化学品应用研究,包括空气、土壤、水、食品等方面的化学物质检测,推动我国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共建绿色美丽世界。

详见:《化学品与环境》专栏征稿


三 发布公益广告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为更好的迎接“世界环境日”,《化学试剂》期刊、全国化学试剂信息总站在期刊、试剂信息网等多个平台上发布“世界环境日”公益广告,旨在宣传环保意识,提高大家对环境问题的注意,推动践行更清洁、更绿色、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