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2022年《化学试剂》生化与药用试剂集锦(下)

2022年《化学试剂》生化与药用试剂集锦(下) 



图片

编者按: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与之相关的各种诊断试剂、生化试剂、治疗药物相继出现,此类试剂的研究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2022年《化学试剂》生化与药用试剂集锦包含多篇热点文章,欢迎广大读者阅读、下载及引用


1
[抗氧化活性]两种河南产迷迭香精油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叶兆伟,李金平,叶润,李琪琪,陈琼

引用本文:叶兆伟,李金平,叶润,等.两种河南产迷迭香精油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化学试剂,2022445) : 662-667

为了鉴别和研究迷迭香生长习性及其精油组成特点,以生长在河南信阳的两种迷迭香绿色窄叶、宽叶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生物学性状,并利用气相-质谱仪(GC-MS)分析了精油的化学成分;以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为指标,考察当地迷迭香精油的抗氧化活性。


图片

2
[药理作用]雷公藤红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刘浩,樊世萌,欧阳敬禹,尤祥宇,苏江涛,李玲玲,肖红卫

引用本文:刘浩,樊世萌,欧阳敬禹,等.雷公藤红素与人血 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 化学试剂,2022,44(6):810-815。

通过使用荧光光谱、分光光度法以及等温滴定量热法等方法,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 HSA)与雷公藤红素的结合方式,采用分子对接的方式分析相互作用模式。荧光光谱结果可知,雷公藤红素与HSA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并且雷公藤红素猝灭HSA内源荧光的机制为静态猝灭,同时两者的结合过程主要受温度影响。


图片

3
[抗肿瘤活性]齐墩果酸-川芎嗪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王璇,姜晓晔,黎七雄

引用本文王璇,姜晓晔,黎七雄.齐墩果酸-川芎嗪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 化学试剂,202244(2) :186-194

以川芎嗪为原料,经过氧化、Boekelheide重排、水解、Ing-Manske等反应制得了两个川芎嗪衍生物2-羟甲基-356- 三甲基吡嗪和2-甲胺基-356-三甲基吡嗪,再利用药物拼合原理将其与齐墩果酸及其衍生物通过酯化或酰胺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齐墩果酸-川芎嗪衍生物,其结构通过1HNMR13CNMRMS确证。


图片


4
[载体制备]pH敏感型二氧化硅纳米载体的制备研究


赵宇,梁旭阳,刘超,尹付琳,周国永

引用本文:赵宇,梁旭阳,刘超,等.pH 敏感型二氧化硅纳米 载体的制备研究[J]. 化学试剂2022,44(10):1439-1444。

利用肿瘤弱酸环境引发功能化中空介孔纳米载体的电荷反转,使其具有 pH 刺激敏感。通过 CTAB 制备软模板并在其表面沉积 TEOS  Si-69 硅烷偶联剂制备得到多腔介孔纳米载体,并对其功能化修饰。多腔介孔纳米载体的空腔使其具有更大的载药量,带负电荷的纳米载体具有更长的血液循环时间,而该纳米粒子在弱酸环境下的电荷反转能力,使其能够在肿瘤组织富集,从而具有靶向功能提高药效。


图片


5
[生物活性研究]红景天内生微生物代谢产物化感作用研究


刘香余,唐小渊,章煜,黄丹叶,陈愉,郑渝,齐智敏,卢轩

引用本文:刘香余,唐小渊,章煜,等.红景天内生微生物代 谢产物化感作用研究[J]. 化学试剂2022,44(5):674-678。

研究红景天内生菌 Fusarium spHJT-P-5 代谢产物。采用薄层层析色谱(TLC) 、正/反相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 HPLC) 等多种现代分离技术对 HJT-P-5 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 HJT-P-5 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 4 个单体化合物,选取模式植物拟南芥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


图片

6
[抗氧化活性]托盘根中总多酚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赵楠,张春楠,柴军红,何婷婷

引用本文:赵楠,张春楠,柴军红,等托盘根中总多酚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化学试剂, 2022, 44(3): 364-368。

托盘根富含三萜、多酚、黄酮、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托盘根具有保肝、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本文以托盘根为研究对象,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能力实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对托盘根总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为托盘根活性成分的挖掘及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图片

7
[抗肿瘤活性]2-三氟甲基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吴辉,余佳,余刚,曾晓萍,徐广灿,孟雪玲,徐必学

引用本文:吴辉,余佳,余刚,等.2-三氟甲基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化学试剂2022,44(5):668-673。

设计合成新型 2-三氟甲基喹唑啉类化合物,以期发现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活性目标分子。以 2-氨基-5-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三氟乙酰化、环化、氯代及偶联等反应,设计合成 10  2-三氟甲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并通过 1HNMR 13CNMR19FNMR 进行结构确证。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