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pH响应的新型近红外菁类荧光探针
DOI:10.13822/j.cnki.hxsj.2023.0291
背景介绍
pH值在工业、农业、生物化学、医药以及环境等各领域都是一个需要监测的重要指标。已经开发出许多用于pH响应的荧光探针,但会存在激发和发射波长短,灵敏度低、水溶性差以及合成步骤复杂等缺陷。此外,它们的pH响应多位于4~8范围内,仅有极少数可以响应pH值低于3的低酸性探针。而胃酸以及一些螺杆菌、嗜酸细胞等耐强酸生命体的pH值较低,实现对这些低pH值环境的pH监测对研究相关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亮点
1. 以糠醛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两个水溶性良好的七甲川菁pH荧光探针I-1及I-2,这两个探针都能在低pH条件发出较强的近红外荧光;
2. 探针分子对低pH值响应前后荧光强度变化达20倍以上,响应迅速、灵敏、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3. 探针分子在体外模拟胃液的低pH检测中同样显示出了良好的荧光响应以及稳定性。因此,它们在低pH生物体系的pH值检测与荧光成像上具有较佳应用潜力。
内容介绍
1 实验部分
基于本课题组关于不对称Cy7合成方法的研究[20],采用分步缩合法合成两个荧光探针,如图1所示。
2 结果与讨论
2.1 探针光谱性质分析
这两个探针与低pH环境响应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可达20倍以上,表明能灵敏的检测一定范围内的pH。根据两个探针的紫外吸收与荧光发射波长计算出它们的Stokes位移分别为39、29 nm。较长的发射波长以及良好的Stokes位移使两个探针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穿透以及抵抗背景干扰的能力。
3 结语
本文设计合成了以七甲川菁为基本骨架,含有吲哚和苯并噻唑衍生物两个杂环基团的近红外菁类荧光探针I-1及I-2。在低酸性条件下,这两个探针分别能够发射749和753 nm的近红外荧光。探针I-1和I-2的pKa值分别为2.82、2.40,能够对1.69~3.38和1.78~2.52范围内的pH值进行定量检测。这两个探针在低酸性条件下迅速发生荧光响应,并显示出高于碱性环境20倍以上的荧光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