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金属有机框架专题】手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H2-MIL-53(Al)-D-(+)-葡萄糖的液相色谱拆分性能研究

 手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H2-MIL-53(Al)-D-(+)-葡萄糖的液相色谱拆分性能研究


引用本文:高顺秋,赖亚琳,蒋雪菲,等手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H2-MIL-53(Al)-D-(+)-葡萄糖的液相色谱拆分性能研究[J]. 化学试剂,202345(9)76-82.

DOI:10.13822/j.cnki.hxsj.2023.0361


背景介绍


手性(chirality)一词源于希腊语“cheir()”。所谓手性分子,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手性的分子,即立体结构对称、左右相反,本身与其镜像不能叠合。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是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连接体组装而成,其具有优异的孔隙率、高度可调的孔形状、完善的拓扑结构、大的内表面积。将MOFs用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使待分离物手性分离因子更大、分析速度更快、分析更加精准。目前市面上所售药物大部分具有手性,这些药物往往只有一种对映体具有药效,而另一种对映体往往是无效甚至具有毒副作用,所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手性药物仍然是研究重点。






文章亮点

1. 利用后修饰法成功将D-(+)-葡萄糖接枝到NH2-MIL-53(Al),制得手性MOFs(NH2-MIL-53(Al)-D-(+)-葡萄糖)

2. 利用网包法制备NH2-MIL-53(Al)-D-(+)-葡萄糖固定相,并用其成功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性柱;

3. NH2-MIL-53(Al)-D-(+)-葡萄糖色谱柱成功拆分15种手性化合物及2种苯系位置异构体,其中9种手性化合物和2种苯系位置异构体达到基线分离。


图片

内容介绍

图片

本文采用溶剂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了非手性MOFs (NH2-MIL-53(Al)),再用D-(+)-葡萄糖对其进行手性修饰,最终合成手性MOFs (NH2-MIL-53(Al)-D-(+)-葡萄糖)。对NH2-MIL-53(Al)NH2-MIL-53(Al)-D-(+)-葡萄糖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PXRD)、红外光谱分析(FT IR)、圆二色谱分析(CD)、氮气吸附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采用网包法制备了NH2-MIL-53(Al)-D-(+)-葡萄糖固定相用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性柱,对其拆分能力进行考察。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NH2-MIL-53(Al)的制备
1.2.2  NH2-MIL-53(Al)-D-(+)-葡萄糖的制备
1.2.3  利用网包法制备高效液相色谱NH2-MIL-53(Al)-D-(+)-葡萄糖固定相
1.2.4  手性NH2-MIL-53(Al)-D-(+)-葡萄糖色谱柱的填充
1.2.5  色谱条件及拆分性能评价参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NH2-MIL-53(Al)NH2-MIL-53(Al)-D-(+)-葡萄糖的粉末X衍射图

NH2-MIL-53(Al)主要衍射峰为8.7410.4817.6226.44°NH2-MIL-53(Al)-D-(+)-葡萄糖主要衍射峰也是为8.7410.4817.6226.44°,表明修饰后的MOFs晶型结构保持不变。

1  材料的粉末X射线衍射结果

Fig.1 XRD results of materials

2.2  NH2-MIL-53(Al)NH2-MIL-53(Al)-D-(+)-葡萄糖红外光谱分析

NH2-MIL-53(Al)-D-(+)-葡萄糖的红外谱图中,3385 cm-13500 cm-1处的-NH2特征峰大幅减弱,证明D-(+)-葡萄糖成功接在NH2-MIL-53(Al)上。

2.3  NH2-MIL-53(Al)-D-(+)-葡萄糖的圆二色谱(CD)分析

D-(+)-葡萄糖衍生后的NH2-MIL-53(Al)其科顿(Cotton)效应明显,表明NH2-MIL-53(Al)-D-(+)-葡萄糖具有手性且合成成功。

2.4  NH2-MIL-53(Al)-D-(+)-葡萄糖N2吸附脱附分析

使用标准的Brunauer-Emmett-Teller(BET)方法计算,得到NH2-MIL-53(Al)-D-(+)-葡萄糖的比表面积为33.09 m2/g,孔体积为0.05 cm3/g,孔径大小约为4.12 nm

2.5  NH2-MIL-53(Al)-D-(+)-葡萄糖及固定相扫描电镜(SEM)分析

NH2-MIL-53(Al)-D-(+)-葡萄糖整体为相互堆叠的薄片状,厚度约在30 ~100 nm之间,此外,对纯硅胶以及固定相NH2-MIL-53(Al)-D-(+)-葡萄糖进行SEM表征,结果见图7,表明NH2-MIL-53(Al)-D-(+)-葡萄糖已成功固载于硅胶表面。

2.6  手性NH2-MIL-53(Al)-D-(+)-葡萄糖色谱柱对外消旋体的拆分

该固定相对15种外消旋体有着不同程度的拆分,分别是联糠醛、二苯基乙醇酮、华法林、盐酸普萘洛尔、盐酸美西律、1-苯乙醇、佐匹克隆、1-苯基-1-戊醇、2-甲氧基-2-苯乙醇、1,2-环氧丁烷、1,2-环氧己烷、3-羟基丁酸乙酯、异丙基缩水甘油醚、乳酸乙酯、δ-辛内酯。

2.7  手性NH2-MIL-53(Al)-D-(+)-葡萄糖色谱柱对苯系位置异构体的拆分
2.8  NH2-MIL-53(Al)-D-(+)-葡萄糖色谱柱的重复性评价

以二苯基乙醇酮为分析测试物,流动相为V(正己烷):V(异丙醇)=91,在重复进样5次后,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1.19 %1.34 %,拆分效果基本不变,表明手性NH2-MIL-53(Al)-D-(+)-葡萄糖色谱柱有良好的重复性。

3  二苯基乙醇酮在NH2-MIL-53(Al)-D-(+)-葡萄糖色谱柱上的分离重复性分离谱图

Fig.3  Chromatograms of separations of Reproducible detection of 2-Hydroxy-1,2-diphenylethanone on NH2-MIL-53(Al)-D-(+)-glucose column

3  结论

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非手性MOFs材料NH2-MIL-53(Al),通过后修饰将D-(+)-葡萄糖接入该材料中使其具有手性。采用网包法NH2-MIL-53(Al)-D-(+)-葡萄糖固载到硅胶表面,并以其作为固定相制备了NH2-MIL-53(Al)-D-(+)-葡萄糖手性色谱柱。在对其进行分离测试时,使用正己烷/异丙醇为流动相对多种外消旋体化合物进行拆分。结果表明,总共拆分开15种外消旋化合物和2种苯系位置异构体。其中,9种外消旋化合物和2种苯系位置异构体达到基线分离。由此可见,NH2-MIL-53(Al)-D-(+)-葡萄糖作为HPLC固定相在外消旋体拆分和苯系位置异构分离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