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孙礼堂,刘明川,曹健,等. 基于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的淫羊藿质量标准提高研究[J]. 化学试剂, 2023, 45(11): 117-125.
DOI:10.13822/j.cnki.hxsj.2023.0410
背景介绍
现代研究表明,淫羊藿具有抗肿瘤、抑菌、改善老年痴呆等多种显著的生物活性,因此淫羊藿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保健食品领域。淫羊藿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酚酸类、木脂素类、多糖等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尤以8-异戊烯基黄酮苷含量最高,淫羊藿苷作为最具代表性的8-异戊烯基黄酮苷,更是成为历版药典中淫羊藿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
目前鲜有对淫羊藿苷代谢产物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同时进行研究,并对比中国药典中4个品种淫羊藿的差异,淫羊藿的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
文章亮点
1.进一步完善淫羊藿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淫羊藿质量标准;
2.以6种8-异戊烯基黄酮苷作为指标成分,通过HPLC对4个品种、共24批次淫羊藿开展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的研究,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质量评价;
内容介绍
1 实验部分
1.2 实验方法
1.2.1 供试品溶液制备
1.2.2 标准品溶液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10.65、10.39、10.05、9.80、10.63、10.43 mg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标准品于250 mL容量瓶中,用70%甲醇溶液超声溶解后稀释定容至刻度,混匀后作为标准品储备液,5 ℃冰箱保存。
1.2.3 色谱条件
2 结果与讨论
2.1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2.2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似度评价
经多点校正后全谱峰匹配,得到24批淫羊藿样品的叠加图谱见图1,共标定9个共有峰。如图2所示,经与混合对照品溶液HPLC图谱比对,确认1号峰为朝藿定A、2号峰为朝藿定B、3号峰为朝藿定C、5号峰为淫羊藿苷、8号峰为淫羊藿次苷Ⅰ、9号峰为宝藿苷Ⅰ。
2.3 化学计量学分析
使用SPSS 26.0版软件,以24批淫羊藿指纹图谱的9个共有峰峰面积为变量,采用组间平均连接法,以平方欧氏距离作为测量度,对24批药材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见图3。
使用SIMCA 14.1统计软件对S1~S24淫羊藿样品的9个共有峰峰面积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从而揭示不同品种淫羊藿之间的主要差异成分(图4)。
如图5所示,变量重要性指标(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大于1的成分共有5个,表明这5类成分为不同品种淫羊藿之间的主要差异性成分。
2.4 多指标定量方法学考察
2.5 样品含量测定
各取0.20 g S1~S24批淫羊藿样品,按照1.2.1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以1.2.3的色谱条件进样分析,每个样品分别检测3次,得到各峰峰面积并计算淫羊藿苷等6种指标成分的含量。
2.6 讨论
2.6.1 精密度实验
本研究以2020版中国药典中淫羊藿的总黄酮醇苷项的含量检测方法为基础,分别考察了超声提取时提取溶剂(水、50%甲醇、70%甲醇、甲醇、50%乙醇、70%乙醇、乙醇)和提取时间(30、60、90 min)对实验的影响,确定了淫羊藿指纹图谱的最佳分析条件,能够较为全面地体现出淫羊藿中的化学成分信息。
2.6.2 精密度实验
本研究增加了淫羊藿苷的活性代谢物淫羊藿次苷I、宝霍苷I作为指标成分,基于HPLC分析方法建立了4个药典品种淫羊藿的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综合评价淫羊藿药材,从而完善淫羊藿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
3 结论
本实验通过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结合的方式建立淫羊藿质量评价体系,对不同产地的4个药典品种淫羊藿进行研究,探究其质量差异的潜在规律性,化学计量学结果表明增加淫羊藿次苷Ⅰ、宝霍苷I作为指标成分具有实际意义,这对今后进一步完善中国药典中4种淫羊藿的质量标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以期为提高淫羊藿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