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55当归中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pdf
当归作为传统药食同源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甘肃岷县所产质量上乘。其含有挥发油类、有机酸类、多糖类、黄酮类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活性成分,在抗凝抗炎、抗氧化、活血补血、镇痛等方面功效显著,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随着现代中医药学发展,当归更多生物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被发现。但目前对其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同药用部位成分和功效的精确界定尚不完善,提取技术各有利弊,传统应用与现代研究的融合也有待加强 ,这些都为当归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挑战与机遇。
.jpg)
1.系统梳理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成分差异与功效,为精准用药提供依据。
2.详细阐述多种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实例,对比传统与新兴技术优劣。
3.全面总结抗血小板聚集、造血补血等药理作用及机制,结合单方药品介绍,展现其临床价值。
4.深入分析提取技术现状、医药应用及安全性,展望新型绿色提取技术、系统生物学研究及个性化医疗方向,内容丰富、全面且具前瞻性,为当归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多维度参考。
当归药材中主要含有挥发油类、有机酸类、多糖类、黄酮类、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也存在一定差异,现有文献表明:当归头、身、尾的总挥发油含量以归尾最高,归身次之,归头最低[3]。当归尾呈现出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的特征[4,5]。2.1 挥发油类
当归里的挥发油主要是由苯酞类、萜烯类、酚类等化合物所构成,其主要成分为苯酞类,其中最常见的藁本内酯就属于此类,其他还包括洋川芎内酯、正丁酰内酯、邻羧基苯正戊酮、当归酮、月桂烯等30余种,当归挥发油中部分苯酞类化合物结构见图1。
.jpg)
当归所含的有机酸中,包括阿魏酸、丁二酸、壬二酸、绿原酸、香草酸、茴香酸等。其中阿魏酸是现行中国药典中用于当归质量控制的指标性成分,且在医学、食品工业、化妆品行业[13]具有广泛应用而深受广泛关注。当归中部分有机酸化合物结构见图2。
.jpg)
多糖,是一种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许多中草药中。从当归中分离出多糖组分经红外线吸收光谱鉴定主要包括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等单糖和多糖[16]。其多糖类成分在当归中的含量约占16%。当归多糖类化合物部分单糖组分结构见图3。
.jpg)
黄酮类化合物是当归中另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包含黄酮及其衍生物黄酮醇、二氢黄酮等7000多种衍生物。当归中黄酮、黄酮醇结构见图4。
.jpg)
当归中含有近23种微量元素,包括铜、铁、锰、锌、钙、钠、钾、镁等,同时还涵盖维生素A、维生素 B12以及青霉菌属生成的代谢产物等成分[21]。
血栓形成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抗血小板聚集和抗高脂血症是改善血液循环的关键过程。
3.2 造血补血功能
当归的补血作用与促进造血功能有关。而当归多糖(ASP)是当归能够用于补血的一类关键成分。3.3 抗氧化作用
氧化应激在癌症、衰老、糖尿病、脂肪肝、关节炎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抗氧化机制主要包括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酶活性、提高机体自身抗氧化酶的活性等。3.4 抗菌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中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Aćimović等[33]采用改良微量滴定板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为14.2 μL/mL。3.5 抗肿瘤作用
当归属中的活性化合物,如香豆素、呋喃香豆素、苯酞类和多糖,通过各种机制表现出抗癌特性,其通过靶向细胞途径、产生活性氧物质和诱导凋亡性细胞死亡而具有作为抗癌剂的潜力[36]。当归单方药品剂型多样,涵盖了片剂、胶囊剂、丸剂、口服液、注射剂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用药需求。例如当归浸膏片,主要用于补血活血,对血虚引起的面色萎黄、眩晕心悸有一定疗效。当归补血胶囊,适用于气血两虚证,能有效改善乏力、气短等症状。当归丸,由当归细粉加炼蜜制成,多用于调经止痛,对女性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疗效确切。当归口服液,以当归水提物为主要成分,可快速补充气血,缓解疲劳,增强机体活力。注射剂多用于危急重症或不宜口服给药的情况,可使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发挥作用,例如如当归注射液,在临床上常用于活血化瘀,辅助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病症,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
5.1 当归提取技术现状
传统的水提法、醇提法是当归有效成分提取的基础手段,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可广泛应用于初期的研究与生产实践。然而,这些方法存在明显缺陷。5.2 当归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当归作为传统中药材,在中医经典方剂中占据核心地位,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历经千百年临床实践验证其补血、活血、调经等功效。5.3 当归的安全性说明
当归在民间既可以作为药用也可以作为食材,以往文献中对当归的安全性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比较少,对微剂量或者小剂量的累积毒性没有定论,在一定时间内符合规定食用,安全性能可以得到保证,这是基于中医药的配伍规律得出的结论。6.1 新型绿色提取技术研发
在当归提取技术领域,新型绿色提取技术的研发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天然药物品质要求的日益严苛,传统提取方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成分损失等问题亟待解决。离子液体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绿色提取手段,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离子液体是由有机阳离子与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接近室温下呈液态的盐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极低的挥发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可设计的溶解性等。6.2 系统生物学方法解析机制
未来,借助系统生物学的多组学技术,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将有望全方位、深层次地解析当归的药理作用机制。通过对不同组学数据的整合与分析,构建细胞-动物-人体的多尺度研究模型,深入探究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作用靶点及信号传导网络,为精准医疗提供理论支撑;针对临床应用难题,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依据患者个体特征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优化联合用药策略,提升临床疗效与安全性。6.3 个性化医疗与临床应用拓展
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基于个体基因、代谢组学等多维度信息实现当归的个性化用药将成为趋势。通过对个体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如药物代谢酶基因、药物靶点基因等关键位点的分析,预测患者对当归及其复方制剂的敏感性、代谢速率与不良反应风险,从而实现精准剂量调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药物副作用。针对亚健康人群,依据其代谢紊乱、疲劳应激等指标,开发以当归为核心的功能性食品、保健品,通过调节机体气血平衡、抗氧化应激等作用,提升机体活力,预防疾病发生。同时,可以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验证当归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丰富的治疗选择。总之,未来当归的研究将在新型绿色提取技术研发、系统生物学方法解析机制、个性化医疗与临床应用拓展等方面不断推进,为中医药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