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以人参为主要功效成分的护肤品有上百个品牌,且以韩国、日本为主这些产品中添加的主要提取物均来源于人参提取物和皂苷类成分,但是,这些动辄数千元的进口人参类化妆品中是否含有人参皂苷,其含量如何并未得到相应的检测和监管,让商家钻了空子,大肆宣传其功效。因此,对于进口人参类化妆品中皂苷成分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能够为海关监管提供技术指导和决策支持,进而保障我国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文章亮点
1. 采用HPLC-MS/MS技术对人参类化妆品中的皂苷成分进行检测,能够实现对复杂样品的高效分离和准确检测。
2. 针对六种不同的皂苷成分分子结构特征,对色谱柱、液相条件和质谱参数进行优化,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3. 进行方法验证,对方法的重复性、稳定性、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指标进行验证,对方法进行评估。
4. 本研究为人参类化妆品的监管提供有效手段。
内容介绍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仪器条件
1.3 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混合标准中间液:准确称取人参皂苷Rg1、Re、Rc、Rd、Rb1、Rb2对照品适量,用甲醇定容,配制成10.0 µg/mL的标准溶液,-18℃冰箱避光保存。
混合标准工作液:根据需要将混合标准中间液,用V(0.1%甲酸水):V(乙腈)=9:1稀释成浓度为0.2、0.5、1.0、2.0、5.0、10.0、20.0、50.0、100.0 µg/L的混合标准工作液。
1.4 样品前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柱的选择
6种人参皂苷(Rb1、Rb2、Rc、Rd、Re和Rg1)的分子结构相类似,其中Re和Rd的分子量相同,Rb2和Rc互为同分异构体,为了使目标物分离的更好,色谱柱的选择也很重要,其填料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人参皂苷的水溶性较差,C18色谱柱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这对人参皂苷的保留能力及分离效果更好一点[16],且在较低的pH下,C18柱的固定相具有更强的疏水性,可以更好的分离疏水性化合物,所以选用C18的色谱柱。
2.2 液相条件优化
2.3 色谱条件的优化
通过优化流动相梯度洗脱、进样量、流速等条件得到最佳的色谱条件,尝试不同时间不同浓度梯度洗脱,发现时间长且高浓度梯度洗脱时,6种人参皂苷成分响应及分离程度较好,优化色谱条件后,不仅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而且较完全分离了具有相同分子量的异构体Rb2和Rc以及其他物质,实现对人参皂苷成分的高效分离和准确检测。图7是不同洗脱条件下的TIC图。
.png)
通过优化流动相梯度洗脱、进样量、流速等条件得到最佳的色谱条件,尝试不同时间不同浓度梯度洗脱,发现时间长且高浓度梯度洗脱时,6种人参皂苷成分响应及分离程度较好,优化色谱条件后,不仅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而且较完全分离了具有相同分子量的异构体Rb2和Rc以及其他物质,实现对人参皂苷成分的高效分离和准确检测。图7是不同洗脱条件下的TIC图。
2.4 质谱条件的优化
通过总离子流响应程度和离子峰响应值的强度选择最优质谱参数[21],首先对目标物质进行Q1模式扫描,选择负模式,输入离子范围,找到母离子;然后用MS2模式扫描,输入母离子数,碰撞母离子打成碎片,找到子离子,再选择最佳DP,以保证母离子的传输效率;最后在MRM模式下输入母离子和子离子以及DP,找到最优的CE,主要通过优化DP和CE质谱参数使离子化效率达到最佳。
通过总离子流响应程度和离子峰响应值的强度选择最优质谱参数[21],首先对目标物质进行Q1模式扫描,选择负模式,输入离子范围,找到母离子;然后用MS2模式扫描,输入母离子数,碰撞母离子打成碎片,找到子离子,再选择最佳DP,以保证母离子的传输效率;最后在MRM模式下输入母离子和子离子以及DP,找到最优的CE,主要通过优化DP和CE质谱参数使离子化效率达到最佳。
2.5 标准曲线、检出限和定量限
准确移取6种人参皂苷的混合标准中间液,用V(0.1%甲酸水):V(乙腈)=9:1配制成0.2 ~100 µg/L的混合标准工作液,在给定的仪器条件下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并绘制标准曲线[22-26]。结果如表3所示,6种人参皂苷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在0.999以上。根据最低添加浓度的信噪比数据,分别确定人参皂苷的检出限(LOD)与定量限(LOQ)。
.png)
准确移取6种人参皂苷的混合标准中间液,用V(0.1%甲酸水):V(乙腈)=9:1配制成0.2 ~100 µg/L的混合标准工作液,在给定的仪器条件下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并绘制标准曲线[22-26]。结果如表3所示,6种人参皂苷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在0.999以上。根据最低添加浓度的信噪比数据,分别确定人参皂苷的检出限(LOD)与定量限(LOQ)。
2.6 重复性和稳定性
2.7 准确度和精密度
用3种空白基质(乳液,膏霜、面膜)配置成混合标准工作液,浓度水平分别为5、10、20 μg/kg,每个浓度水平重复测量6次,计算其准确度和精密度。乳液的平均回收率为87.1%~98.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6%~2.85%,膏霜的平均回收率为 86.8%~97.8%,RSD为0.38%~3.31% ,面膜的平均回收率为88.0%~96.3%,RSD为0.76%~2.89%,从结果可以看出,3种化妆品类的RSD均小于5%,且平均加标回收率均大于80%,用该方法对进口人参类化妆品中的6种人参皂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且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检测要求。相关结果见表5。
.png)
3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进口人参类化妆品中乳液、膏霜、面膜3种基质的人参皂苷检测方法,采用有机相提取的前处理方式,以C18固相萃取柱为净化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对液相色谱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对人参类化妆品中6种人参皂苷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经验证,6种人参皂苷在0.2~100 µ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方法检出限在0.01~0.06 μg/kg,定量限在0.02~0.5 μg/kg,满足测定需求。对3种空白样品分别加标(5、10、20 μg/kg,n=6),乳液的平均回收率为87.1%~98.0%,RSD为0.36%~2.85%,膏霜的平均回收率为86.8~97.8%,RSD为0.38%~3.31%,面膜的平均回收率为88.0%~96.3%,RSD为0.76%~2.89%,3种化妆品的RSD均小于5%,且平均回收率均大于80%,说明用该方法对进口人参类化妆品中的6种人参皂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且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因此,本研究建立进口人参类化妆品中皂苷成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并应用于市售进口人参类化妆品的调查,为海关加强进口人参类化妆品的监管提供评估数据和技术支持。
用3种空白基质(乳液,膏霜、面膜)配置成混合标准工作液,浓度水平分别为5、10、20 μg/kg,每个浓度水平重复测量6次,计算其准确度和精密度。乳液的平均回收率为87.1%~98.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6%~2.85%,膏霜的平均回收率为 86.8%~97.8%,RSD为0.38%~3.31% ,面膜的平均回收率为88.0%~96.3%,RSD为0.76%~2.89%,从结果可以看出,3种化妆品类的RSD均小于5%,且平均加标回收率均大于80%,用该方法对进口人参类化妆品中的6种人参皂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且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检测要求。相关结果见表5。
3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进口人参类化妆品中乳液、膏霜、面膜3种基质的人参皂苷检测方法,采用有机相提取的前处理方式,以C18固相萃取柱为净化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对液相色谱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对人参类化妆品中6种人参皂苷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经验证,6种人参皂苷在0.2~100 µ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方法检出限在0.01~0.06 μg/kg,定量限在0.02~0.5 μg/kg,满足测定需求。对3种空白样品分别加标(5、10、20 μg/kg,n=6),乳液的平均回收率为87.1%~98.0%,RSD为0.36%~2.85%,膏霜的平均回收率为86.8~97.8%,RSD为0.38%~3.31%,面膜的平均回收率为88.0%~96.3%,RSD为0.76%~2.89%,3种化妆品的RSD均小于5%,且平均回收率均大于80%,说明用该方法对进口人参类化妆品中的6种人参皂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且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因此,本研究建立进口人参类化妆品中皂苷成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并应用于市售进口人参类化妆品的调查,为海关加强进口人参类化妆品的监管提供评估数据和技术支持。
通讯作者介绍
赵韫慧
个人简介
硕士,高级工程师。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并通过实践锻炼和经验总结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重大疑难技术问题的能力,长春海关农兽药残留检验专业学科骨干。
主要研究方向
食品安全检测
近五年代表作
1. 赵韫慧, 王嘉怡,于淼淼,翟亚楠,杨璐,迟迅.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进口人参类化妆品中皂苷成分含量. 化学试剂,2025,47(8):81-83.
2. 赵韫慧,黄炜婷,王岩,等.应用HPLC-TOF/MS快速筛查和确证酒中敌敌畏.现代科学仪器,2021,39(6):54-57.
3. 项目“跨境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关键风险因子检测标准化研究”2022年获吉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证书编号:2022J2K006);(第四完成人)
4. 项目“样品前处理装备的制备及其在检测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2021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编号:2021J3S019);(第五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