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热点文章】进口红花籽油氧化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分析

引用本文:姚伟琴,员丽娟,任小雨,.进口红花籽油氧化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分析[J]. 化学试剂,202446(8)91-98.

DOI:10.13822/j.cnki.hxsj.2024.0100


2024.0100进口红花籽油氧化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分析.pdf

背景介绍


红花籽是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种子,经压榨、精炼等工序得红花籽油,亚油酸含量可达67.8 % ~ 83.2 %,有亚油酸之王的美誉,具有降血脂及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抗乳腺癌等功效,还含有维生素E、植物甾醇和黄酮类等多种活性物质,黄金种植地在中国新疆及哈萨克斯坦的希姆肯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油脂油料贸易水平不断提高,为确保双边贸易健康、平等开展,为确保进口企业、油脂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进口红花籽油品名鉴定、掺假鉴别以及品质检测势在必行




文章亮点

1.本研究将进口红花籽经低温物理压榨获得冷榨红花籽油,采用HS-SPME-GC-MS联用方法分析红花籽油氧化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

2.新鲜红花籽油中以己醇、己醛、己酸等C6化合物为特征挥发性成分,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不饱和醛的含量及种类逐渐增加。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发现,E,E-2,4-癸二烯醛、E,E-2,4-壬二烯醛、E-2-辛烯醛、E-2-庚烯醛等不饱和醛是氧化红花籽油的特征风味物质,可以作为进口红花籽油品质判定的新指标

3.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氧化程度的红花籽油可以通过关键挥发性成分得到很好的区分,将醛类物质与传统氧化评价指标相结合,更能全面评价进口红花籽油的品质



内容介绍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红花籽油加速氧化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的测定

由图1可知,在加速氧化过程中,红花籽油过氧化值的变化更为显著,与红花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有关。

2.2  红花籽油加速氧化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分析

在整个氧化期间变化明显的为醇类物质和醛类物质,新鲜油、氧化15 d红花籽油、氧化30 d红花籽油样品总离子流色谱图,见图2

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不饱和醛的含量与种类明显增加,与红花籽油氧化密切相关。新鲜红花籽油以C6的直链醛、醇、酸化合物含量较高,占总挥发性物质61.88 %,原因可能是红花籽在生长过程中亚油酸可以通过脂氧合酶途径产生C5C6的化合物[23]

2.3  红花籽油风味物质的ROAV分析

一般认为,ROAV≥1的组分为所分析样品的关键风味化合物,0.1≤ROAV1的组分对样品的总体风味具有重要的修饰作用[12]ROAV0.1时,其贡献几乎可忽略。

新鲜红花籽油中鉴定出14种关键风味物质,醛类物质8种,醇类物质3种,酯类物质1种,烯烃类物质1种,呋喃类物质1种,修饰香气物质9种,加速氧化30d的红花籽油样品中鉴定出8种关键风味物质,醛类物质6种、醇类物质1种、呋喃类物质1种,修饰香气物质6种。醛类物质对红花籽油整体香气贡献最大,这些风味物质的协同、抑制、叠加等赋予新鲜红花籽油和氧化红花籽油的风味。

2.4  不同氧化程度红花籽油关键挥发性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聚类方法,采取降维处理后,使复杂数据得到可视化识别[27],根据挥发性成分的ROAV及含量变化,对7个红花籽油样品的27个关键风味物质和修饰香气物质做主成分分析,如图3所示。


3  结论

本研究监测了新鲜红花籽油及加速氧化51015202530 d红花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在氧化期间酸价小幅度的上升,过氧化值大幅度增加,过氧化值是评估红花籽油氧化程度敏感又直接的指标。新鲜红花籽油中醇类物质为主要挥发性成分,己醇含量较高,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挥发性成分变化明显,氧化30 d的红花籽油品质劣变严重,醛类物质(47.30 %)为主要挥发性成分,不饱和醛含量为39.24 %,占醛类物质的82.96 %,不饱和醛可以作为进口红花籽油品质判定的新指标。

本研究建立的挥发性成分检测方法具有无损、普适、环保、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的特点,用于口岸实验室将大大缩短检测时限,加快通关速度,为油脂油料进口企业节省成本,研究结果可作为进口红花籽油品名鉴定和品质判定的依据,破除一线执法困境,由于新疆各口岸红花籽的进口量逐年增加,后续将研究红花籽原料品质劣变对红花籽油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