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曹素忱教授九秩寿辰
曹素忱教授,四川开江人,194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建国后,历任北京工业学院讲师,北京市化工局职工大学试剂总厂分校教授、校长。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主编全国职工大学教材《无机化学》,《化学试剂与精细化学品合成基础·无机分册》,合译《化学方程式的组成》等。撰写《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含汞废水试验》、《无机试剂生产中杂质的分离》等多篇文章,并指导生产,改进三氯化锑的生产工艺、钴镍分离的工艺方法,治理含汞废水等,都取得明显效益。2012年4月,曹素忱教授迎来了90岁寿辰。本刊记者专访了曹素忱教授,用点滴之墨记录下了这位职教届著名教授90年来的风风雨雨。
5月的和煦阳光,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当我们手持鲜花来到曹老家,更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一见面曹老急忙让座,她的家人忙为我们沏上茶水,话题自然从曹老的经历谈起……
1957年反右,曹素忱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北京化工厂,从此她每天和工人师傅们在一起,在车间、深入化工生产,在工作和生活中人际之间的温暖,彼此之间的互相关心、互助帮助、互相爱护,使得她自此与精细化工、化学试剂生产操作结缘。日后当她执教于北京市化工局职工大学,在教学上,她注重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将生产中的经验提升,用于教学,没有教材自编自撰教材,人工刻板油印,三尺讲台上她孜孜不倦,热情满怀。
曹素忱教授长期从事职工教育的建设工作和教学的组织工作。多年来,曹素忱教授致力于无机化学的学术实践交流。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在各行各业做出应有贡献,不断实现自我价值,老人家感到无比欣慰。谈及从教感触时说,教育对国家健全、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的提高关系重大,所以她愿意当老师。
她于80年代出版的《无机化学》和《化学试剂与精细化学品合成基础·无机分册》成为我国众多高职学校无机化学教学应用的拓荒著作。此后相继撰写“砷、锑、铋的规律性在制备中的应用”;“蚀铜盐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硫化钠的制备及提纯”;“碱蚀在铝型材加工中的化学原理”;“操作条件与“不溶物”的关系”;从废渣中回收金属铜和镍;从废水、废渣中回收金属银;合成难溶银盐的关键条件;氟化镍的制备及废水处理;磷酸的制备及提纯;综述硫酸根、氯根和杂质铁的去除;两性金属氢氧化物的沉淀问题;歧化—逆歧化反应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碘化钾和碘酸钾制备方法的选用;氢碘酸及其含氧酸的制备;几种锂盐的制备;硼砂的精制及偏硼酸钠和高硼酸钠的制备;镍配合物的制备;介绍无机新型材料—纤维;林林总总写下了约100万字,总共300余篇文章。
在精细化工产品的提纯工艺中,重结晶法应用颇为普遍,往往是提纯操作的必要组成部分。《精细化工生产中的提纯工艺——重结晶法》光盘教材,由曹素忱教授编写、现场讲授,重点介绍了无机物的纯化工艺。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结晶的形成、测定方法和应用,如何制得均匀、整齐、高纯度的结晶。还介绍了水盐系统状态图(相图)的作法、物理意义和应用,为掌握如何利用结晶条件以制取不同结晶水的产品打下基础。教材对重结晶操作步骤、溶液的蒸发程度、自然结晶或搅拌结晶、取结晶温度、结晶的陈化以及加晶种等问题进行了详述。全文播放3小时。
《为什么与怎么办》是曹老晚年的得意之作,是精细化工生产中100个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一经出版就得到广泛认可。不少企业生产上遇到困难就找到曹教授。帮助大家解决困难成为曹教授一生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释放。在她的笔下高深的化学理论总能够从实际出发、深入细致、深入浅出,这一点弥足珍贵。
曹素忱教授强调运用科学观点和方法,对无机化工生产许多重要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生产实践并对理论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争议和各种分歧观点进行鉴别、对比、分析之后,批判地吸收,辩证地否定。化学试剂品种繁杂,规格多样,在很多产品的制备方法上,她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退休后的曹素忱教授退而不休,还坚持学习和工作。近70岁还到深圳,任一家精细化工企业技术顾问7年。曹教授虽然年事已高,但与时俱进,从多种学科中接受新的知识充实自己。80岁高龄还学会了使用电脑,学会用拼音打字,学会了上网查资料。晚年的生活充实、平静。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写作是爱好、是充实生活、是陶冶情操。她跟随着心的脚步,笔耕不辍,完成了一篇又一篇无机化学领域一些重要理论和化学试剂行业生产应用的文章。现已90岁的曹素忱,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老人绝无龙钟老态,更没有垂暮之年的情绪。在她家里,书桌上摆放着《作家文摘》等许多老人经常关注的杂志;电脑中存放着为子女撰写的回忆录。“做一个有事业心的好人”曹老这样感慨自己一生。
在充满书香气息的小屋,听她讲着她认为普通简单的事迹,罗列晚年她心中的辉煌成就,一切都是那么耐人寻味……她坚持年青时选择的理想,虽然历经磨难,对专业的信仰矢志不移。她的忠贞、坚韧和勤奋,赢得了身边与之交往的人们的敬重。曹素忱教授以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铸就了她极具个人魅力的治学及为人风格。我们在庆贺曹素忱教授九秩寿辰的同时,更要发扬曹素忱教授追求理想、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曹老在晚年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不凡,在人生的另一个舞台闪亮登场,续写生命的篇章。曹素忱教授在退休后,笔耕不辍,时刻勤勉;她以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手下妙笔书写了一部退休教师版的“夕阳红”。
今天翻开编辑部留存由70年代开始的《技术消息》、在一本本的合订本中,忠实地记录了曹素忱教授40年笔耕不辍的历程。留下了一位老人专业建树弥足珍贵的大量资料,可以说是凝聚了她工作上赤诚的心血结晶。(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于建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