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抓住奥运会的骗子 北京对兴奋剂坚决说不
与百年前的奥运不同的是,如今的奥运赛场内外多了一种角逐:兴奋剂与反兴奋剂。
北京奥运会 有一支反兴奋剂梦之队
北京奥体中心,亚洲最大、世界一流的兴奋剂检测中心———国家奥林匹克兴奋剂检测中心就设在这里。
奥运会期间,将有创纪录的4500例兴奋剂检测在这里进行。这个数字,比雅典奥运会高出25%,比悉尼奥运会高出90%,为历届奥运会之最。
“奥运会期间,这是最安全的地方。”国际奥委会医学与科学部主任帕特里特·沙马什博士指着这幢面积达5500平方米的小楼说。
如果要从外面进入进行检测的实验室,必须经过四道防线:第一道,奥体中心大门口的武警;第二道,小楼外面的铁丝网与站岗的武警;第三道,一扇只有工作人员才能打开的大门;第四道,楼内通往实验室的大门,门口有志愿者把守。
运送兴奋剂检测样品也不能疏忽,奥运会期间的所有样品将由北京振远护卫中心进行武装押运。
通过三道防线进入实验室楼一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生长激素(HGH)的两个实验室。两个
实验室都只有几十平方米大,却担负着抓出使用这两种臭名昭著兴奋剂骗子的任务。
据介绍,北京奥运会分布在各个场馆里的兴奋剂检查工作人员共917人,其中有10名外籍专家,还有6名外籍志愿者。后者都来自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认证的实验室。
出于保密考虑,沙马什没有透露更多关于兴奋剂检测的内容,但他自信满满地说:“我们拥有最新、最一流的设备,还有这样一支检测‘梦之队’。我们在这里就是为了抓出骗子,纯洁奥运会。”
中国发誓对兴奋剂零容忍
奥运会的兴奋剂检测队伍确实是一支梦之队——它由许多国家的一流专家组成。不过,中国的兴奋剂检测技术在世界也堪称一流。
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曾连续19次通过世界反兴奋剂权威机构认证,居亚洲第一。
为了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兴奋剂的检测工作万无一失,科技部启动了奥运课题———“兴奋剂检测技术和方法研究”。
项目负责人、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吴侔天介绍说:“课题主要是对已有的兴奋剂检测方法进行改进以及建立新的检测方法。在新的兴奋剂不断出现的同时,不断研制新的技术。”
6月27日,中国游泳协会宣布,男子游泳运动员欧阳鲲鹏因被查出服用违禁物质——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被处以终身禁赛。
欧阳鲲鹏是中国目前最好的男子仰泳选手。据他称,是由于误食了含“瘦肉精”烧烤的猪肝而造成的。
为了防止欧阳鲲鹏类似事件的发生,北京奥运会专门从国外引进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质联用(GC-MS)、气相色谱(GC)、液质联用(LC-MS)、酶标仪、ELISA试剂盒及试纸等快速检测设备,包括“瘦肉精”在内的违禁药物将难以遁形。
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共实施兴奋剂检查6038例,今年累计发生兴奋剂违规8例。其中欧阳鲲鹏和另一位摔跤运动员罗猛受到了终身禁赛的严厉处罚,因为他们是国家队运动员。
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和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在观看了“历史与未来——奥林匹克反兴奋剂四十年”展览后,胡锦涛和习近平在反兴奋剂签名卷轴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中国,对兴奋剂显示出‘零容忍’的坚决态度。”有外电这样评价。
2008年08月06日
来源:杭州网-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