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进程缓慢是目前中国的通病。具体到化工新材料产业,是什么阻止了其产业化的步伐,又有何化解良策呢?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于希椿对此有一番见解。
原因:还是离市场远
于希椿认为造成产业化进程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科研投入不足。一般国外要开发一种新材料,有的前期投入就达数千万美元。而在中国,即使是国家大力支持的项目,能得到几千万元的拨款就已经是很大很大的项目了,但离真正开发完成的经费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自主开发的技术不够成熟。部分技术人员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做出来一点东西后就想着工业化、进行技术转让,急于从市场上得到回报。虽然工艺流程打通了,但是后续工作不深入不扎实。比如获取的实验数据范围很窄,很多数据做得不深,在工程放大时就会出现很大问题。所以尽管有的项目已经进行到中试,做出几百吨的规模,但是要进一步工业化做到万吨级,工程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由于工程开发力量薄弱,工艺和工程、装备的衔接不够,往往是到了产业化的时候再来结合就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