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成立暨理事会首次会议召开

8月16日,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于天津大学会议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副校长冯亚青,中石化总工程师袁睛棠,以及天津市科委领导、天津市教委领导,我国化学化工领域的知名院士、专家学者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天津大学副校长钟登华主持理事会成立仪式。他首先对理事会成立的相关事宜做了介绍与说明,并宣读了《关于成立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的决议》。中心理事会由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科技界、企业界、政府共同组建,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理事会负责中心重大事务的协商与决策,制定中心总体发展战略和路线。随后,龚克与李家俊分别为理事会成员颁发了聘书。

龚克在讲话中表示,协同创新中心的关键在于建立起各协同体或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而理事会则是协同机制的决策机构,作用至关重要。他同时希望,中心在理事会的领导下,不断取得新发展、新突破。

李家俊在讲话中表示,两校将在现有资源基础之上,探索全新的共享模式,并从机制体制方面给予中心更多的政策支持,保障中心的高效运转,实现真正围绕中心的目标,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质量的提升上,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中心理事会理事长李静海院士主持召开第一次理事会议。首先,冯亚青向中心理事会详细介绍了中心的建设实施方案及机制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她提出,中心的任务是打破传统化学、化工学科界限,突出创新与交叉,瞄准科学前沿,通过整合天大化工和南开化学的学科资源和优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加强与国际化学化工领域知名研究机构的协作,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根据国家在能源、资源、环境与健康领域的重大需求,围绕跨越分子水平的化学到大规模化工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与瓶颈问题,开展原始性、前瞻性、基础性和应用性创新研究,大力推动化学与化工科学的发展,培养、汇聚一批国际学术领军人才与科研创新团队,打造国际化学化工学术领域的知名科研平台、创新平台和技术辐射中心,构建特色鲜明、管理科学、成绩突出的国际一流的化学化工创新中心。

与会理事则围绕中心的发展和建设,就科研方向、人员聘任、科研考核、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并通过表决方式,通过了《中心理事会章程》、《中心管理规章制度》、《关于成立中心科学咨询委员会的决议》、《关于成立中心管理委员会的决议》四项决议。

张俊芳在讲话中指出,天津市十分重视“2011”计划的贯彻与实施,将分层给予校级 、市级、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支持,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也将纳入该支持体系;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应该是投入的主体,更是作为高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性支撑平台;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应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做到全面、科学、公开、公正。

本次理事会议的召开,为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中心将在理事会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实施中心的人员选聘、项目团队组建、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为把中心建成为国际化学化工学术领域内名列前茅的国际一流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而努力。

据悉,“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于2012年5月29日揭牌成立,是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联合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重大举措,是全国率先揭牌组建培育的中心之一。两校依托长期合作办学传统的积淀,充分发挥各自在化学化工领域内全国领先的学科优势,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加强国际协作、突破原有体制和机制的制约,实现强强联合与优势互补,打造在国际化学化工学术领域内名列前茅的国际一流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yjq2012-8-23)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8 13: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