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一文带你读懂科技查新

                                                                        

 

导读

“要创新,先查新”,科技查新是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中萌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项情报咨询工作,是科技信息服务业的传统业务。

多年来科技查新在科研立项、项目验收、成果鉴定与转化、奖励申报和专利申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更多的人对于科技查新到底是什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查新?查新的作用与意义是什么?到哪儿才能找到权威的查新机构?查新的流程如何。。。末必清楚。本文将逐一为大家解答,干货拿走,不用谢~

春节假期已过,在崭新的征程中,创新中国平台将继续与各位新老朋友一道风雨同行,解读科技政策,传递创新资讯,提供科研干货,助力科技创新!

祝大家2018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


一、科技查新的基本概念


1
科技查新是什么?


科技查新 简称查新,以反映查新项目主题内容的查新点为依据,以计算机检索为主要手段,以获取密切相关文献为检索目标,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方法,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作出文献评价的情报咨询服务。

政策标准依据

1.《科技查新规范》(国科发计字[2000]544 号)

2.《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3.《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

4.《科技成果鉴定规程》(试行)

5.《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

6.《科学技术保密规定》

7.《科技查新技术规范》(GB/T 32003—2015)


2
什么情况下做查新?


1.申报国家级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

2.申报科技计划、基金项目

3.成果鉴定、验收、评估、转化

4.科研项目开题立项

5.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6.技术引进

7.研发经费加计扣除

8.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要求查新的









小编说:

 总的来说,科技查新一可以作为科研开发与管理的辅助工具,二可以作为科技评价的权威依据。


3
科技查新的作用解读


1
为科研立项提供客观依据,防止重复研究开发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   
小编说:

 据有关报道,我国科研项目重复率达40%,而另外60%中部分重复又在20%以上,同时与国外重复也约占30%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国外已公开的技术,因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

具体数字是否准确,我们在此不去考证,但科研项目重复立项这真真是个实际存在的大问题!

选题立项前的查新工作很有必要,即使不去找权威的查新机构,项目组也要认真做一下调研。


2
为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提供客观依据

高质量的查新,结合专家丰富的专业知识,保证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案例:

2016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名单中,来自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一等奖获奖项目“互联电网动态过程安全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和二等奖获奖项目“新能源发电调度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二等奖获奖项目“多抗稳产棉花新品种中棉所49的选育技术及应用”均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信所)科技查新中心提供相关的分析报告。(——案例由中信所提供)

不管是鉴定还是评奖,独立严谨、科学权威的查新评价都很重要哟。不能只是自己说自己好,道理大家都懂的。


3
为科技人员提供可靠精准的信息,保障科研方向的正确性

正规的查新机构一般源于图书情报机构,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完善的计算机检索系统,能提供全面服务,收藏的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最新可查到几分钟前公布的信息。

案例:

2018年初,公司携项目《一种关于XXX技术》委托中信所进行成果鉴定查新检索。经过对查新项目技术要点、查新点研究分析,经检索后筛查,锁定一篇在2015年由XXX有限公司申请的《XXX装置》专利,内容极度相似。最终,对此项目查新结论下定为不具新颖性和创新性的结论。对方领导高度重视此事,认为此次查新工作十分全面、到位,得以让公司对所推出的新品、研发的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创新度有较客观的认识与了解,让其公司员工能够以此为鉴,在后期申报其他项目上不要重蹈覆辙。(——案例由中信所提供)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4
我国科技查新的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查新工作从起步到不断完善,大概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科技查新专委会

201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的指导下,科技查新专业委员会在民政部登记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科技查新行业学会。

科技查新专业委员会致力于促进行业的协调管理和规范,建立行业诚信体系,规范行业行为,积极开展国家标准《科技查新技术规范》(GB/T 32003-2015)的修订以及宣讲贯标,引导科技查新工作朝着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促进科技查新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通过组织专业会议,促进业界交流,规范行业行为,组织行业培训,严格规定科技查新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实现查新报告的质量控制,对外积极宣传查新工作,深化用户对科技查新的了解,提升科技查新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二、我国科技查新体系介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查新机构大致有300家左右。到哪里才能找到正规严谨的查新机构呢?下面就通过介绍我国的科技查新体系,为大家提供参考。

全国范围内的查新机构包括



(一)科技口以科技部(原国家科委)为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科技查新工作的制度化、体系化。

01

1990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推荐第一批查新咨询科技立项及成果管理的情报检索单位的通知》([1990]国科发情字800号),首次审批包括中信所在内的国家一级查新单位11家该通知标志着我国查新机构资质的官方认证正式开始。

第一批名单如下:

02

1994年和1997年,原国家科委又分别公布了全国第二批15个和第三批12个一级查新单位名单,至此,全国共有38个科技信息机构获得了国家一级查新单位资格。

第二批名单如下:


第三批名单如下:

03

2000年科学技术部发布了《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国科发技字[2000]544号),这标志着我国科技查新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04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把“科技查新”定义为“科技咨询服务业”,并明确提出“加强科技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支持发展竞争情报分析、科技查新和文献检索等科技信息服务”。

科技查新从政府管理全面推向市场化运作,新的市场红利正在逐步释放。

(二)教育部系统建立高校查新体系。

教育部批准的查新工作站依托高校图书馆建立,主要服务于高校科研管理体系。

截至2015年初,除宁夏、青海、西藏外,在其他省()、自治区的高校设立了7批共102所科技查新工作站。

名单如下:


教育部科技查新站部分站点列表

Z14

上海交通大学

综合类

上海市

Z11

中南大学

综合类

长沙市

Z10

中山大学

综合类

广州市

Z09

浙江大学

综合类

杭州市

Z08

西安交通大学

综合类

西安市

Z07

武汉大学

综合类

武汉市

Z06

山东大学

综合类

济南市

Z05

四川大学

综合类

成都市

Z04

吉林大学

综合类

长春市

Z03

华中科技大学

综合类

武汉市

Z02

复旦大学

综合类

上海市

Z01

北京大学

综合类

北京市

N01

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类

北京市

L17

中国地质大学

理工类

武汉市

L16

中国海洋大学

理工类

青岛市

L15

厦门大学

理工类

厦门市

L14

同济大学

理工类

上海市

L13

天津大学

理工类

天津市

L11

清华大学

理工类

北京市

L10

南京大学

理工类

南京市

L09

兰州大学

理工类

兰州市

L08

江南大学

理工类

无锡市

L07

湖南大学

理工类

长沙市

L06

华东理工大学

理工类

上海市

L05

大连理工大学

理工类

大连市

L04

东南大学

理工类

南京市

L03

东北大学

理工类

沈阳市

L02

重庆大学

理工类

重庆市

L01

北京科技大学

理工类

北京市

YZH0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医学类

北京市

SH0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理工类

东营市

SH0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理工类

北京市

N02

东北林业大学

农学类

哈尔滨市

L21

南开大学

理工类

天津市

L20

华南理工大学

理工类

广州市

L19

华东师范大学

理工类

上海市

L18

北京师范大学

理工类

北京市

J01

西南交通大学

理工类

成都市

G04

中国矿业大学

理工类

徐州市

G03

华北电力大学

理工类

北京市

G02

河海大学

理工类

南京市

G01

长安大学

理工类

西安市

D01

电子科技大学

理工类

成都市

Z12

郑州大学

综合类

郑州市

YZH02

广州中医药大学

医学类

广州市

N0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类

杨凌市

N03

南京农业大学

农学类

南京市

L23

内蒙古大学

理工类

呼和浩特

L22

福州大学

理工类

福州市

GN01

宁波大学

理工类

宁波市

G11

燕山大学

理工类

秦皇岛市

G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理工类

西安市

G09

武汉理工大学

理工类

武汉市

G08

山东科技大学

理工类

青岛市

G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理工类

南京市

G06

江苏大学

理工类

镇江市

G05

东华大学

理工类

上海市

Z13

苏州大学

综合类

苏州市

Y01

南方医科大学

医学类

广州市

N08

西南大学

农学类

重庆市

N07

华中农业大学

农学类

武汉市

N06

海南大学

农学类

海口市

N05

福建农林大学

农学类

福州市

L26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

理工类

深圳市

L25

南昌大学

理工类

南昌市

L24

东北师范大学

理工类

长春市

G12

上海海事大学

理工类

上海市

Z15

暨南大学

综合类

广州市

Y03

遵义医学院

医学类

遵义市

Y02

天津医科大学

医学类

天津市

N10

扬州大学

农学类

扬州市

N09

华南农业大学

农学类

广州市

L29

西北工业大学

理工类

西安市

L28

南京理工大学

理工类

南京市

L27

北京理工大学

理工类

北京市

G15

陕西科技大学

理工类

西安市

G14

南京工业大学

理工类

南京市

G13

广东工业大学

理工类

广州市

Y05

新疆医科大学

医学类

乌鲁木齐市

Y04

广东医学院

医学类

湛江市

LN01

广西大学

理工类

南宁市

L32

昆明理工大学

理工类

昆明市

L31

合肥工业大学

理工类

合肥市

L30

北京化工大学

理工类

北京市

 (教育部科技查新服务平台,http://www.chaxin.edu.cn/)




小编说:

上面简单介绍了我国的科技查新机构体系的基本组成情况,具体选择哪家,一是根据任务需要,二是看查新机构的专业特长,当然还要考虑方便喽。

下期将对查新机构及如何查新做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请保持关注哟。




(内容来源:中信所、情报学会)

 

 rcs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8 14: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