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盘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盘点 |(内附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名录和项目申报推荐单位名单)

 2018-03-07 若桐 

 

导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新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的重点之一。据财政部消息,自2016年以来,中央财政共安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资金超过460亿元。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中央财政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大力支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无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作为国家新五类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五大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科技创新大潮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文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起源、组成、特点、申报流程及已经批准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进行简单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全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解读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怎么来的?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国发〔2014〕64号,以下简称64号文),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系统重构科技计划体系,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其中明确提出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中央财政科技计划进行整合归并,形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集中力量解决国家重大战略科技问题。

小编说:

对于广大科研人员耳熟能详的973计划、863计划已经成为历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看上去还不是那么熟悉,有些还在摸索和实践当中。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定位是什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事关国计民生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按照重点专项的方式组织实施,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组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若干目标明确、边界清晰的重点专项组成。重点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载体,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围绕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突出问题、以目标为导向的重大项目群。重点专项下设项目,根据项目不同特点可设任务(课题),指南以项目形式进行征集。

 

4
重点研发计划的启动和进展情况

2015年底和2016年初,国家分别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试点专项和重点专项评审工作。

 经过2014-2016三年改革过渡期,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相关科技计划整合工作已经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经启动实施。


二、已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以下是按年度整理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览表。

表1 2015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览表(共6个专项)

表2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览表(共22个专项)

 

 

 


 

表3 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览表(共42个专项)

 


表4 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览表(截止目前,共25个专项)

 

 

 

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几个特点

 

1
重点研发计划参与主体多,分工明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与主体有哪些?

1.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

2.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咨评委)

3.科技部(牵头组织部门)

4.部门和地方

5.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专业机构)

6.重点专项专家委员会

7.项目牵头和实施单位

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决策、组织、实施、管理和咨询等几方面功能职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与主体的大致职责如下:



小编说:

政府有关部门通过部际联席会议这个议事平台,在充分发挥咨评委高层次专家,以及领域专家咨询评议作用的基础上,凝练国家战略需求,做好科技创新规划,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和重点任务部署。同时,还将通过不断优化科技计划管理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对专业机构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

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指南是由科技部会同专项参与部门、专业机构编制,专家委员会提供专业支撑。

指南的发布主体为科技部;重点专项启动实施后由各专业机构负责具体项目管理工作,因此从项目申报开始,有关项目评审的各类通知发布主体均为相关受委托专业机构;统一平台为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

 

2
重点研发计划实施分层次管理

 

重点研发计划按照重点专项和项目分层次管理。


专项管理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专业机构:

包括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等几家具备条件的科研管理类事业单位已成为规范化的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而这些专业机构通过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这一“官网”,受理科研人员提出的项目申请。

专业机构名录

1.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4号楼,邮编:100039。

2.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一号9号楼,邮编:100044。

3.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邮编:100122。

4.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邮编:100045。

5.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邮编:100038。

6.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院五栋大楼A3座10层,邮编:100044。

7.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8号楼11层,邮编:100846。

 

 

3
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申报流程

流程解读:

  • 预申报项目申报者提交3000字左右的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

  • 首轮评审:专业机构受理预申报书后开展首轮评审,不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首轮评审将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下一轮正式申报。

  • 正式申报:专业机构及时通知进入答辩评审的项目申报者,提交详细的正式申报书。

  • 视频答辩:专业机构通过网络视频方式,组织会议答辩评审,根据专家评议情况择优建议立项。

 

补充说明:
  • “预申报+正式申报”这种模式,减轻了科研人员说申报负担,避免了之前要填写全套申报书而未能立项的辛苦。

  • 首轮评审明确了项目申报单位不需要参加答辩,因此体现高低的水准就在于简要的3000字预申报书。

  • 明确了进入正式评审的标准:首轮评审择优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低于3-4倍,可不组织首轮评审。因此当被通知通过形式审查而直接填报正式申报书时,应该可以判断申报同一个项目的申报单位的大概数量。

  • 明确了项目评审专家的选取方式:从国家科技专家库中选取,并向社会公布。

 

 

4
组织申报的推荐单位

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申报的推荐单位有哪些?

1.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

3.原工业部门转制成立的行业协会;

4.纳入科技部试点范围并评估结果为A类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纳入科技部、财政部开展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推荐单位名单

国务院有关部门

地方科技部门

行业协会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

发展改革委

北京市科委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教育部

天津市科委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T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工业和信息化部

河北省科技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国家民委

山西省科技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闪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公安部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安全部

辽宁省科技厅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民政部

吉林省科技厅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煤层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司法部

黑龙江省科技厅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WAPI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财政部

上海市科委

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江苏省科技厅

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国土资源部

浙江省科技厅

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环境保护部

安徽省科技厅

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住房城乡建设部

福建省科技厅

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

交通运输部

江西省科技厅

存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水利部

山东省科技厅

有色金属钨及硬质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农业部

河南省科技厅

光纤接入(FTTx)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文化部

湖北省科技厅

肉类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卫生计生委

湖南省科技厅

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国资委

广东省科技厅

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质检总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

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海南省科技厅

乳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体育总局

重庆市科委

柑橘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安全监管总局

四川省科技厅

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贵州省科技厅

开源及基础软件通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林业局

云南省科技厅

城市生物质燃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知识产权局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

食品安全检测试剂和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科院

陕西省科技厅

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

工程院

甘肃省科技厅

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产业联盟

地震局

青海省科技厅

科技云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气象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

智能数字家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自然科学基金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

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粮食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

移动学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能源局

大连市科技局

安全云计算终端产业联盟

国防科工局

宁波市科技局

健康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海洋局

厦门市科技局

材料分析服务测试联盟

测绘地信局

青岛市科技局

铁路局

深圳市科技局

民航局

文物局

中医药局

中国科协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内容来源:科技部官网、财政部官网、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平台、锐动源)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8 14: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