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令人兴奋和期待的化学工业新未来 ——写给《化学工业2050年愿景

序言

令人兴奋和期待的化学工业新未来

——写给《化学工业2050年愿景——欧洲化学工业应对世纪挑战之道》中文版

正当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之际, 《化学工业 2050 年愿景——欧洲化学工业应对世纪挑战之道》(中英双语版)呈现到我们面前,真 是“雪中送炭” “恰逢其时”,给我们送来了一本很有质量、很有特色、很有价值的重要学习和参考资料。说它是一份很有质量、很有特色、很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主要有三个原因 :

一是这份研究报告具有发展战略的前瞻性。 这份研究报告围绕着全球化学工业 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命题 :如何带领化学工业走向一个更加绿色、更加繁荣、更加 可持续的21世纪中叶。这既是一个愿景,又是一个方案,更是一个承诺。实践告诉 我们,谁不能超前预测未来,谁没有提前规划未来,谁就没有未来。战略就是对未 来的选择,这份研究报告的重要性,首先就体现在它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分析和 把握上。欧洲化学工业是一个体量高达6500亿欧元的产业,拥有数万亿欧元的市场 潜力,如何在未来3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持续繁荣发展,如何在全球性的共同挑战 中提供欧洲解决方案,如何引领化学工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型,必将吸引包括全球化学工业在内的所有经济界人士的目光。这是一个极具战略勇气、极具前沿智慧、极具务实精神的重大战略课题。欧洲化学工业理事会组织了300多位化工专家、行业领袖、政府官员以及其他领域的独立学者,采用严格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手段,运用了专业模型和专家调查的方法,历时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展望未来的研究报告。十分感谢欧洲化学工业理事会做了一件让世界化学工业共同受益的大好事,让世界化学工业共同思考行业2050年的未来,共同开启世界化学工业更加精彩的旅程。

二是这份研究报告具有技术创新的突破性。 化学工业的神奇就在于创新的奥 秘。研究报告告诉我们,“关于2050年,如果只有一件事是我们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技术进步将超出我们目前的所有预期。”化学将是未来世界颠覆性技术变革的核心。“科学现在可以实现的东西 50 年前会被视为魔术。如用太阳光发电、用钢筋水泥等材料‘3D打印’整个建筑物或飞机的关键部件、植入人工关节、自我修复性聚合物、无人机、飞行汽车等。”50 年后,化学工业的创新突破,将会使世界上又一批“不可能”成为“可能”。人工光合成技术、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特别是化学循环技术将会开创一个一切都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新局面。研究报告的建议是,要在欧洲的全球竞争对手没有制定宏伟发展战略之前,就抓紧寻求新的社会管理理念,促进领导力的突破创新,用“创新”原则来帮助欧洲化学工业保持竞争力,使欧洲成为全球吸引新型科技投资的最佳胜利。研究报告的结论是,建设更美好的欧洲,离不开繁荣发展的欧洲化学工业,这是一份来自未来的邀请函。

三是这份研究报告具有发展方式的引领性。 面对世界化学工业的共同挑战,绿 色发展、循环经济将是世界化学工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报告分析,“自1990年以来,在产量增加了83%的情况下,我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近61%。预计到2050年,基于我们目前所了解和掌握的技术,相比目前的水平而言,我们可以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再减少50%”,“所有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碳储存和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都将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必须途径。”研究报告还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 :欧洲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碳排放,欧洲将率先点亮可持续发展之路。

报告分析认为,一旦各国政府对单向碳征收普遍碳税,“废”碳将一跃成为有 价值的商品,循环经济的理念将成为化学工业发展的核心。“不论是纸张、电池还 是塑料回收,大都基于化学过程。包括聚合物循环闭环(如将PET再加工为纺织物所用的涤纶纤维、回收 PE/PP 与新料混合用于高性能应用)、解聚(塑料瓶和聚苯 乙烯)、化学回收(低级混合塑料废弃物转化为化工厂所需的烯烃和芳烃原料)、生物基化学品和二氧化碳 / 氢气制合成气体和化学品”。报告坚信,“2050 年欧洲的化学工业与现在截然不同,化学工业在未来各个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催化剂角色。”报告同时还认为,“未来十年十分关键,它将决定我们是否能实现我们所设想的未来。

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人类永不泯灭的伟大追求。追求世界化学工业美好的未 来,更是全球化工人矢志不移的伟大梦想。《化学工业2050年愿景》给我们描绘了 一份世界化工百花园中欧洲化学工业的蓝图,我衷心希望欧洲化工人这份放飞思路 的蓝图,能够引发世界各国化工人的思考,把世界各国化学工业未来发展的蓝图规 划得更好,使世界化学工业的百花园更加千姿百态、绚丽多彩。我更希望中国石油 和化学工业的各级领导、特别是大中型骨干企业的领导,都能认真读一读这份研究 报告,从这份难得的研究报告中学习和借鉴一些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思路和新 的研究方法,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 发展的蓝图!最后,我们还应该感谢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国际部主任庞广廉先生, 他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之余,加班加点翻译了这份研究报告的中文版,给我们提供了这份难得的高质量的学习资料,使我们拿到了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同时,还要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他们克服了疫情特殊时期的种种困难,以最快的速度使这份研究报告中文版同中国读者见面,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人抗击疫情的伟大精神。

李寿生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8 1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