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 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 年)》(以下简称《方案》)。此《方案》明确了 2024 和 2025 年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加快“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强化标准计量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 支撑保障力度。
《方案》提出,2024 年,发布 70 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 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到 2025 年,面向企业、项 目、产品的三位一体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 100 家企业和园区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2025 年底前,研制 20 项计量标 准和标准物质,开展 25 项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制定 50 项“双碳”领域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关键领 域碳计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碳计量能力基本具备,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相 关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稳步推进。
《方案》指出,加快推进电力、煤炭、钢铁、有色、纺织、交通运输、建材、石化、化工、建筑 等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及制修订,制定温室气体审定核查、低碳评价等相 关配套技术规范,支撑企业碳排放核算工作,有效服务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制定面向园区的 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标准。《方案》强调,要加强火电、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和 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开展碳排放直测方法与核算法的比对研究、天然气排放因子实测研究等,在火 电领域研制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气体浓度校准装置,不断提升碳排放和碳监测数据准确性和一致 性。更重要的是,
《方案》还提出要加强“双碳”相关计量仪器的研制和应用。加快高精度多组分气 体快速分析探测仪、光谱仪等碳核算、碳监测相关计量仪器的研制。组织对国产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CEMS)开展计量性能测试评价。
除此之外,《方案》中还明确了要制定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范,推动企业碳排 放计量器具配备,强化碳核算数据优先来源于计量器具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国家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作用,并积极探索建立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计量实测验证平台。 同时,针对“双碳”相关仪器设备的研制和应用,三部门表示予以加大经费支持。各级财政通过 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对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基础通用和急用先行标准的支持力度,统筹利用资 金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为仪器设备研发提供物质保障。 科学仪器设备作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 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三部门将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不断提升我国在应对气 候变化领域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