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少华 《化学试剂》编委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2014年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德国Neue Materialien Bayreuth GmbH和TransMIT GmbH从事材料研发工作,2017年底入职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入选“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国家林草局林草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担任 “E-POLYMERS”副主编,“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特聘编委,《化学试剂》编委,《林业工程学报》青年编委。在Chem,Advanced Materials, EES, Angewandte Chemie, ACS Nano,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Nano Today, Engineer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论著200余篇,引用10000余次,H因子58。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5篇,热点论文4篇。
背景介绍
天然纤维素中提取出来的纳米纤维素是一种天然、可再生的纳米尺度的一维材料。纳米纤维素来源十分广泛,可从地球上很多可再生物质中分离出来,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材料。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亲水聚合物具有高吸水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常被用于传感检测、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因此基于可再生、环境友好资源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水凝胶成为了水凝胶在传感领域应用理想材料。

文章亮点
1
总结了纳米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几种制备方式及其在传感领域的应用;
2
通过将纳米纤维素基水凝胶传感器与其他传感器进行对比,显示出纳米纤维素基水凝胶传感器在压力与应变检测、pH检测、湿度检测等领域的优势;
3
针对目前纳米纤维素基水凝胶在制备、应用中存在的一些挑战提出了展望。
内容介绍
1
纳米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制备策略
1.1 物理交联
1.1.1 低温聚合交联法
表1 PVA和PVA/CNC1的再水合水凝胶在50%压缩应变水平下的机械性能

1.1.2 粒子辐照法

图1 高能粒子辐照交联示意图[20]
1.1.3 相转换法
1.2 化学交联
1.2.1 水溶液聚合法

图2 预期结构、组成、功能的聚合物示意[28]
1.2.2 反向悬浮聚合法
图3 缓释体系被凝胶堵塞的示意[33]
1.3 其他新兴交联法
2
纳米纤维素基水凝胶在传感器中的引用
2.1 压力应变传感器
2.2 pH与葡萄糖传感器
2.3 湿度传感器
2.4 生物酶传感器
3
总结与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