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热点文章】聚茜素红-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测定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含量研究
引用本文:司晓晶,杨澜,刘之进,等聚茜素红-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测定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含量研究[J]. 化学试剂,2023457:113-118.

DOI:10.13822/j.cnki.hxsj.2023.0074


背景介绍


木犀草素(Luteolin, Lut),是以2-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是一类重要的黄酮物质,在自然界分布普遍,全叶青兰、辣椒、野菊花、金银花、紫苏、刺槐等纯天然药物中,以及芹菜、甜椒、红辣子、花生等蔬菜水果中均有Lut,多以多糖甙形式存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主要表现在抗菌、耐炎、抗过敏性、抗氧化物、防止癌症等方面。Lut的测定方法最常用的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但这些方法存在灵敏度不高、操作复杂、仪器昂贵等缺点。相比之下,电化学传感技术具有仪器简单、选择性好、检测速度快、仪器易于实现微型化等优点,而且Lut中的多羟基结构使其具有更优越的电活性。




文章亮点

1.采用电化学方法基于ARC-MWCNTs研究了LutPAR/C-MWCNTs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2.建立了检测Lut含量的新方法并应用于花生壳中Lut的含量测定。



    





内容介绍


图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溶液配制

0.01 mol/L AR溶液的制备:准确称量0.03423 g茜素红固体,转移到含有10 mLPBS7.0的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浓度为0.01 mol/LAR溶液。4 ℃冰箱冷藏,备用。
图片

2  结果与讨论

2.1  PAR/C-MWCNT复合纳米材料的表征

PAR/C-MWCNT/GCE修饰电极和C-MWCNT/GCE修饰电极通过SEMEDS进行了表征,以确定得到的复合纳米材料形态和元素组成。图1aPAR/C-MWCNT纳米复合材料的SEM图。

aPAR/C-MWCNT纳米复合材料的SEM图和(bEDS

2.2  电极比较

2a30 µmol/L Lut分别在裸GCEC-MWCNT/GCEPAR/GCEPAR/C-MWCNT/GCE上的氧化电流值,分别为:3.90 7.128.2712.54 μA,相对于裸GCELutPAR/GCEC-MWCNT/GCE上的电化学信号要高出一倍左右,图2b为在5.0 mmol/L Fe(CN)6]3/[Fe(CN)6]40.1 mol/L KCl工作电解质溶液中裸电极GCEC-MWCNT/GCEPAR/GCEAR/C-MWCNT/GCE的阻抗图。

2  a. 30 µmol/L Lut在不同电极上电流值的DPV图;b.不同电极的电化学EIS

2.3  PAR/C-MWCNT/GCE电极上的条件优化

2.3.1  pH的优化

3a为不同pH值的PBS缓冲溶液下,PAR/C-MWCNT/GCE20 μmol/L Lut的氧化电流值。

a. 反应体系pH ;b.C-MWCNT滴涂量; c. AR聚合圈数
3  不同条件对20 μmol/L Lut的氧化电流响应影响

2.3.2  C-MWCNT滴涂量的优化

3b表现了Lut的峰电位与C-MWCNT滴涂量的关系。

2.3.3  PAR聚合圈数的优化

如图3c所示,聚合圈数从510时,PARC-MWCNT/GCE电流值逐渐升高,在聚合圈数达到10时,AR对修饰电极的影响最为明显,电流值达到最大。

2.4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为了研究PAR/C-MWCNT/GCE的稳定性,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将PAR/C-MWCNT/GCE电极置于20 μmol/LLut溶液中平行5次实验,结果见表1。

2.5  Lut的标准曲线

分别精密量取1251020305075100 μL(0.01mol/L)Lut至烧杯中,用pH8.5PBS缓冲溶液定容至10 mL,得其浓度分别为151020305075100 μmol/L。分别在优化的条件下测定其氧化电流值(图4)。

4  a.不同浓度的Lut PAR/C-MWCNT/GCE上的DPV图;b. Lut测定的线性标准曲线
图片

3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修饰电极的制备,即聚ARC-MWCNT复合材料修饰GCE并成功测出花生壳中Lut的含量。聚ARC-MWCNT复合材料对Lut的电催化活性主要归因于有机聚合物和碳材料的综合性能。由于具有制作简单、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较大的加工精度,相信不久的将来PAR/C-MWCNT/GCE会被用于Lut以及其他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的测定,对于以后临床检测Lut有着较大的潜力。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8 14: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