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石婧怡,李兆周,王耀,等.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在酶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23,45(7):34-42.DOI:10.13822/j.cnki.hxsj.2023.0197
磁性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磁性能、低毒性和高比表面积,一直被认为是非常有前途的载体材料,被广泛用于提取、分离和传感识别等领域。酶是一种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为解决天然酶稳定性差、在极端条件下易失活等问题,固定化酶技术应运而生。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具有类似酶活性的人工模拟酶,是克服天然酶缺点的另一途径。
1.探讨了Fe3O4印迹模拟酶在农用化学品和抗菌药物催化降解、光诱导有机物催化降解、电化学传感信号放大及肿瘤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2.总结了Fe3O4NPs在酶催化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为固定酶的新型载体,Fe3O4NPs具有独特的磁性能,比表面积大,与生物酶结合,既可以更好地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和回收酶,不需要额外的离心过滤设备,又可以保护生物酶不受外界条件的干扰,提高催化活性,有效避免纳米粒子团聚现象的发生。通过对Fe3O4 NPs表面进行改性或包覆其他材料,可以增加其表面特定基团和结合位点的数量,再与酶蛋白中的氨基、羧基和羟基等基团形成共价连接。Cheng等[11]对Fe3O4 NPs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以戊二醛为交联剂,与含有氨基的α-葡萄糖苷酶直接进行共价连接(图1),用于筛选虎仗提取物中的酶抑制剂。
图1 固定化α-葡萄糖苷酶的制备及活性测定示意图[11]
Aghamolaei等[13]利用修饰了氨基的金纳米粒子与脂肪酶共价结合(图2),固定化酶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率显著提高,30 d内仍未损失酶活性,循环使用6次后活性仍能达到初始值的95%。
图2 基于磁性纳米颗粒修饰的功能化脂肪酶[13]
1.2 静电吸附法
在静电吸附法制备固定化酶的过程中,酶与载体之间靠正负电荷间的静电引力,不形成共价键,不影响酶的活性位点,载体可重复使用。1.3 共价-非共价结合法
共价结合法制备的固定化酶结构稳定性强,但容易影响酶活性中心的结构。Liu等[17]首次采用吸附法和共价交联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固定化酪氨酸酶,用于筛选酶抑制剂,他们将酪氨酸酶吸附在氨基化Fe3O4NPs表面,该方法稳定了酶的构象,然后通过戊二醛共价交联形成稳定的支架结构(图3),避免了共价和非共价法的缺点,经5次循环后活性仍能保持61%。
图3 Fe3O4-NH2/GA/TYR颗粒制备示意图[17]
早期的模拟酶是由环糊精、杯芳烃、卟啉和葫芦脲等传统杂环化合物通过仿生化学的方法合成[19-21],随着纳米技术和分子印迹技术在模拟酶领域的不断发展,纳米酶和印迹酶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2.1 Fe3O4 NPs纳米酶
Fe3O4NPs本身可以直接作为纳米酶用于催化领域,它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原理可以总结为芬顿、类芬顿反应或电子转移的过程,2.2 Fe3O4 NPs印迹酶
分子印迹技术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41],也是人工模拟酶构建的重要途径。印迹过程中,首先模板与单体以某种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然后交联固定,聚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 imprinting polymer,MIP),最后再除去聚合物中的模板分子,此时聚合物中就留下了相应的活性结构和识别位点。Fe3O4 NPs作为一种易于制备、稳定性强的磁性材料,因其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生物活性,在纳米酶领域已广泛应用。未来,Fe3O4NPs将与更多新型技术和材料进一步融合,其功能和活性将更加高效、稳定,在固定化酶和模拟酶中的应用将更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