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散Cu/SiO2逆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剂研究
背景介绍
逆水煤气变换反应可以将惰性CO2转化为更具反应性的CO,将其通过F-T反应用于生产更具有价值的化学品,从而为CO2的大规模转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Cu基催化剂的低成本性和对产物CO的高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RWGS反应,然而,Cu基催化剂在高温下容易团聚烧结,这容易导致RWGS反应难以高效进行,因此,开发出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的Cu基催化剂仍是一个挑战。本文利用尿素辅助浸渍法制备出高分散高活性的Cu基RWGS催化剂。
本文亮点
1、首次采用尿素辅助浸渍法制备出了高分散Cu/SiO2逆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剂,并通过多种表征技术研究了添加尿素对催化剂性能与结构的影响。
2、通过与传统浸渍法制备的Cu/SiO2催化剂比较,尿素辅助浸渍法制备的Cu/SiO2-N催化剂金属分散度达到26.5%,长时间高温反应后,Cu粒子保持高度分散,尿素的引入有效提高Cu基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和高温热稳定性,对高温热稳定Cu基催化剂的制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内容介绍
1 实验部分
采用尿素辅助浸渍法制备了理论Cu负载量为5%的Cu/SiO2-N催化剂。一般情况下,在2.8mL去离子水中加入0.38g Cu(NO3)2·3H2O和1.0 g尿素,超声处理20min,达到充分溶解混合。然后将上述溶液滴定浸渍在1.90g SiO2中,室温下放置12h。然后将样品放置在干燥箱中,在80℃下干燥8h,干燥完成后将样品放置于马弗炉中,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焙烧4h,得到Cu/SiO2-N催化剂。用相同的方法制备了不含尿素的5% Cu/SiO2催化剂。
2 结果与讨论
2.1.1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BET)测试
表1 Cu/SiO2和Cu/SiO2-N催化剂的结构特征注

注:1)通过N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计算;
2)通过Scherrer公式计算出的XRD测量值;
3)还原后与反应后催化剂中的Cu的粒径大小。
括号中的数据对应于反应后催化剂的Cu的粒径。

图1 a.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b.孔径分布曲线

a.新鲜催化剂;b.还原后催化剂
图2 催化剂的XRD谱图
2.1.3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测试

图3 新鲜Cu/SiO2和Cu/SiO2-N催化剂的H2-TPR图谱
2.1.4 分散度的测定


a.CO2转化率;b.选择性
图5 Cu/SiO2和Cu/SiO2-N催化剂
2.2.2 催化剂高温稳定性测试
图6 Cu/SiO2和Cu/SiO2-N催化剂高温稳定性测试
3 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