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热点文章推荐】响应曲面法优化废弃食用油脂脱色工艺

响应曲面法优化废弃食用油脂脱色工艺

谷风*a,b翦英红a,b刘虹a

(吉林化工学院 a.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b. 水处理吉林省重点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吉林  132022)

摘要


  以盐酸酸化凹凸棒土为脱色剂,对废食用油进行脱色。通过单因素试验找到最佳脱色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以凹凸棒土盐酸酸化浓度、酸化凹凸棒土使用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废食用油脱色率为响应参数,使用响应面方法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最优化状态下的脱色条件为:脱色剂(酸化凹凸棒土)酸化浓度3.0 mol/L、脱色剂(酸化凹凸棒土)使用量15.6%、脱色温度111.0 ℃、脱色时间23.0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废食用油脱色率最高可达87.63%,脱色后的废食用油接近无色。该方法耗费低廉、简便高效,脱色剂容易再生利用、对环境友好,可用于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的前期处理。

引言

 废食用油主要是指饮食及食品加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能再次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及各种含油皂脚等油脂类废弃物[1],属于疏水性物质,其中有大量脂肪酸等含碳有机物,如果处置得当将是优良的再生资源,例如可利用其生产脂肪酸甲脂;但废食用油也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处置不当将会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废食用油在资源化利用前,要经过一系列精炼过程才能保证后续产品的质量,其中脱色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油脂脱色方法很多,例如物理、化学和半化学吸附脱色法、膜超滤脱色法、光脱色法、空气脱色法、热能脱色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液-液萃取法、超声辅助脱色法[2-6]等,其中,吸附脱色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目前较常用的油脂脱色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白土、硅胶[7]、水凝胶[8,9]、沸石等,这些脱色剂有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和油脂产生反应、脱色后残留土腥味;有的脱色系数低、吸油率高、选择性吸附能力较差;有的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但价格昂贵,并且会产生大量废渣带来新的污染。凹凸棒土是一种富镁纤维状矿物,具有独特疏松的孔隙、大的比表面积(9.6  36 m2/g)对高温、盐碱等有较强的耐受性,脱色时效高量少、油损失小且价格便宜;天然凹凸棒土杂质较多,严重影响吸附脱色能力,通过酸活化改性可改进其吸附性能。目前,将盐酸酸化凹凸棒土用于废食用油前处理的研究报道甚少。
本研究采用盐酸酸化凹凸棒土对废食用油进行脱色,结合单因素试验和Box-penhnken响应面法[10-13]对脱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建立最合适的实验方案来确定准确高效的脱色条件。

结论

 本试验将凹凸棒土进行盐酸活化改性以增强其吸附性能,快速完成了废食用油中色素杂质的吸附脱除,得到最佳脱色试验条件;利用Design-Expert8.0.6软件进行设计,进一步优化萃取条件为:脱色剂酸化浓度3.0 mol/L、脱色剂使用量15.6%、脱色温度111.0 ℃、脱色时间23.0min,优化后脱色率可达87.63%,与相玉林、王鹏[29, 30]研究得到的结果相似。因此,响应面法优化盐酸改性凹凸棒土对餐饮业废食用油进行脱色的条件可靠可行,并可为其他油脂类的相关研究提供支持和帮助。
此次试验所用吸附剂为盐酸活化改性的凹凸棒土,用时更短且不拘于样品的形态,操作过程简单且能有效降低杂质的干扰,既可节约成本且又极大可能的降低了废渣的形成量,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其他种类酸活化改性凹凸棒土对废食用油脱色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录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预处理

1.2.2  酸化凹凸棒土脱色

1.2.3  脱色率的测定

1.3  试验设计

1.3.1  单因素试验设计

1.3.2  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设计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因素实验结果

2.1.1  脱色剂酸化浓度的选择

2.1.2  脱色剂使用量的选择

本试验脱色剂的使用量受一些特定条件的影响,例如酸化凹凸棒土的特性、被脱色油脂的物态以及对油脂脱色前和脱色后色泽度深浅的要求等[16-19]

2.1.3  脱色温度的选择

酸性凹凸棒土对废食用油的脱色效果很大程度上受脱色温度影响,温度高低直接决定着吸附剂表面生成吸附剂-色素化合物的速度,也直接影响了物质在相界面两侧的传播速率,进而改变吸附与解析之间的关系,影响脱色率。

2.1.4  脱色时间的选择

适当加热有利于色素被吸附,但达到吸附平衡后,继续脱色会使部分已被吸附的色素解析,重新回到液相主体中来,降低脱色率;而且,过长的加热脱色时间会导致油脂氧化速度加快,引起色素固定以及无色色原体被氧化生成难去除的新色素,造成油色变深、酸价上升,这都会影响脱色率的提高。

2.2  响应面试验

2.2.1  响应面试验结果

2.2.2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

2.2.3  响应面优化分析

基于回归方程及显著性分析,采用响应曲面图研究了各单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对废食用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见图5

2.2.4  最优脱色条件的确定与验证

经过响应面优化,得到酸改性凹凸棒土对废食用油进行脱色理论上的最佳脱色条件为:脱色剂酸化浓度3.0mol/L、脱色剂使用量15.55%、脱色温度110.65℃及脱色时间23.20min,脱色率可达87.94%

2.3  脱色对废食用油理化指标的影响

称取50 g废食用油置于200 mL烧杯中,添加15.6%废食用油油脂量、酸化浓度为3.0 mol/L盐酸酸化凹凸棒土,在111.0 ℃下匀速搅拌23.0 min,研究脱色对废食用油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见表4

3  结论

引用本文谷风,翦英红,刘虹,等. 响应曲面法优化废弃食用油脂脱色工艺[J].化学试剂, 2020, 42(12): 1446-1452.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8 13: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