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陆礼和,梁建平,田素梅,等. HPLC指纹图谱结合4种指标含量测定的余甘子质量评价研究[J]. 化学试剂,2024,46(11):81-89.
DOI:10.13822/j.cnki.hxsj.2024.0064
背景介绍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余甘子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是薄层鉴别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含量。然而,仅采用没食子酸对余甘子进行含量控制,专属性不够强。且其作为单一指标在评估余甘子质量时可能缺乏足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必要探索其他的化学指标成分,这些指标应具备更高的专属性,能够稳定地反映余甘子的品质,并且与余甘子的功效紧密相关,以确保对余甘子质量进行更精确、可靠的控制。
.jpg)
文章亮点
1.报道了一种基于 HPLC 指纹图谱的余甘子质量检测方法,并对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
2.利用HPLC法对云南32个不同产地的余甘子中没食子酸、鞣花酸、柯里拉京、诃子酸含量进行测定和指纹图谱研究,为余甘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并研究有核余甘子和无核余甘子中没食子酸、鞣花酸、柯里拉京、诃子酸含量的区别,以期为余甘子是否去核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3.为余甘子的质量控制评价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科学的新途径。
内容介绍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样品
1.3 色谱条件
1.4 溶液制备
2 结果与讨论
2.1 专属性
从图1、图2中可以得出,在该色谱条件下,所有待测成分都实现了良好的分离,分离度均大于1.5,各组分在色谱图上呈现出明显的独立峰形,没有重叠或交叉现象,显示出优异的分离效果。
.jpg)
精密量取1 mL混合对照品溶液1,分别置于 2、5、10、25、50 mL 棕色量瓶中,加甲醇定容,得系列混合对照品溶液,进样测定,并基于测得的峰面积(y)和质量浓度(x)的数据,绘制标准曲线,线性方程见表2。
.jpg)
通过实验得出,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子酸、鞣花酸峰面积的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 0.15%、0.65%、0.21%、0.32%(n=6),表明在短时间内的测量稳定性非常高。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子酸和鞣花酸峰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35%、0.58%、0.47%和0.66%(n=7)。结果清晰地表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48小时内,S5供试品溶液中的4种成分均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
制备6份S1供试品溶液 ,进行测定。得出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子酸、鞣花酸RSD分别为0.55 %、0.59 %、0.48 %、0.73 %、1.12 %(n=6),说明实验重复性较好。
根据云南不同产区4种成分含量平均值进行比较,见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云南32个不同产区余甘子,有核余甘子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鞣花酸的含量均高于无核余甘子。而无核余甘子中诃子酸高于有核余甘子。表明有核余甘子果实的化学指标成分总体上要优于无核果实的化学成分,可能是余甘子果核中含有部分的没食子酸、柯里拉京、鞣花酸。
.jpg)
记录色谱图,将其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分析S1 ~ S32号余甘子HPLC色谱图[14,15],选取11个峰为共有峰,得到特征图谱,见图4;余甘子的共有模式图谱见图5。
.jpg)
.jpg)
将S1 ~ S32号余甘子样品数据通过 SPSS 26聚类分析软件进行统一标准化处理,采用系统聚类法结合欧氏距离作为样品的测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图6。
.jpg)
将S1 ~ S32号余甘子11个共有峰的峰面积依据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选取3个主成分,特征值分别为4.276、2.692、1.121,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是38.871 %、63.342 %、73.536 %,结果见表6。
.jpg)
3 结论
通过比较,有核余甘子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鞣花酸的含量均高于无核余甘子。而无核余甘子中诃子酸高于有核余甘子。说明余甘子果核中含有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子酸和鞣花酸。
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对于余甘子药材的质量标准,主要依赖于没食子酸作为定量指标,然而这一指标的专属性相对较弱,且仅以单一指标进行评价存在局限性。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评估余甘子的质量,本试验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了余甘子中4种关键成分(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子酸、鞣花酸)的含量。结合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的分析方法,本试验为余甘子的质量控制评价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科学的新途径。这种方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评价的专属性,也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确保余甘子药材的质量和药效具有重要意义。
